熱門搜索:

百家姓倪姓專欄主要介紹倪姓的起源知識及由來歷史資料,以及推薦多個好聽的倪姓男孩/女孩名字。
  • 倪姓來源
    倪姓起源

    源流一

    出自曹姓,黃帝后裔邾武公次子之后,以國名為氏。據(jù)《通志·氏族略》、《姓氏考略》及《辭源》所載,春秋時期,邾武公將次子封于郳(故城在今山東滕州境),建立郳國,為邾國附庸。子孫以國名為氏,稱為郳氏。戰(zhàn)國時郳國被楚國所滅,為避仇改氏為兒(念ní,不簡作“兒”),再后又以郳去“阝”加“亻”旁成倪姓。漢初有御史倪寬,其先即為公子肥后裔。

    源流二

    出自遠古顓頊帝后人邾侯之封地,屬于以國名為氏。在遠古時代,今山東半島上生活著一支氏族。他們因種種說不清的原因而崇拜蜘蛛,認為全氏族成員都是這種神圣的蜘蛛的后裔,并受其庇佑。于是,他們把蜘蛛當(dāng)作自己氏族的祖神來祭祀,用它來做氏族的圖騰和徽志,而稱呼本氏族為“邾”。古代的邾

    倪字氏族主要集中生活在今山東省鄒縣一帶。他們將自己所居之地也稱為邾,因而在今山東鄒縣一帶留下了邾城(今山東鄒縣)、邾嶧山(又名鄒山、邾山,在鄒縣南十六公里)等地名。周武王姬發(fā)執(zhí)政時期,封顓頊帝的后代曹安(陸終第五子)之后人于邾(擁有今山東費縣、鄒縣、滕縣、濟寧縣、金鄉(xiāng)縣等地),并且挾為附庸,建立起邾國。邾國弱小,依附于周王朝,后又依附于強大的魯國。邾國的名稱,經(jīng)傳又寫作“邾婁”,戰(zhàn)國時又通稱“鄒”或“騶”。專家學(xué)者們研究的結(jié)果,認為“邾婁”是當(dāng)?shù)赝琳Z,“邾”是正名,而鄒、騶則是戰(zhàn)國后所用的同音通假字,與偃國稱燕之類相同。邾俠開創(chuàng)的邾國,后來又有較大的變化和發(fā)展,并衍生出小邾與濫國。他也因開創(chuàng)之功而被后人尊為朱氏、邾氏、顏氏、鄒氏、婁氏等姓的大始祖。到了漢朝時期,有一位著名的西漢大臣、水利家倪寬,他是千乘郡人(今山東高青縣),治尚書,歷侍御史、中大夫、左內(nèi)史等職,后拜御史大夫。倪寬在任期間,十分重視水利建設(shè),調(diào)發(fā)民工,于鄭國渠上流南岸,開辟六輔渠,使周圍高地得以灌溉。他政績卓著,得到朝廷上下的贊揚和人民的擁戴。倪氏到底始以于誰,在姓氏學(xué)界一直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其后裔倪寬則明見史冊,且名聲顯赫,故而后世倪氏族人大多尊奉倪寬為得姓始祖。

    因此,曹氏、倪氏、朱氏三姓實際上同宗同源,這三氏加起來人口已經(jīng)超過三千萬,位在21世紀排名第八位的趙氏之前。

    源流三

    源于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牧童鮮卑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魏書·官氏志》的記載:后魏代北復(fù)姓賀郳氏改郳姓,后又改為倪氏。

    賀郳氏,其祖先為慕容鮮卑的分支吐谷渾部,在北魏孝文帝推行漢化改革政策時,將其多改成漢字單姓,一部分人稱賀氏,亦有一部分人稱郳氏,后隨著融入漢族的歷史過程,改稱倪氏,且人數(shù)遠遠多于邾侯后裔,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四

    出自商諸侯兒伯,商諸侯有兒伯,子孫為倪姓。

    源流五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時期蒙古乃馬真部,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蒙古族倪馬查氏,亦稱尼瑪察氏、專圖尼馬察氏,源出元朝時期蒙古乃馬真部,始祖為額合偏武,以姓為氏,世居尼馬察(今黑龍江穆棱東興凱湖彼岸俄羅斯烏蘇里斯克一帶)、滹野(今烏蘇里江支流俄羅斯境內(nèi)達鳥河流域)、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喜祿河(今遼河)、琿春(今吉林琿春)、黑龍江沿岸等地。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Nimaca Hala。

    清朝中葉以后,蒙古族、滿族倪馬查氏,多冠漢姓為倪氏、楊氏、榆氏、張氏、佳氏、尼氏、魚氏、和氏、障氏等。

    源流六

    源于滿族,出自金國時期女真盍散部,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滿族倪沙氏,亦稱尼沙氏、尼察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盍散部,以姓為氏,滿語為Nisa Hala,漢義“結(jié)實”,世居那木都魯(今俄羅斯濱海地區(qū))、尼沙(今吉林龍?zhí)渡较乱粠?、烏蘇里綏分(今綏分河上游地區(qū))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漢姓為倪氏。

    源流七

    源于其他少數(shù)民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今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數(shù)民族中,均有倪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倪氏,世代相傳至今。

  • 倪姓郡望堂號

    郡望

    千乘郡:春秋時期齊國有封邑名為千乘,因齊景狩獵于境內(nèi)的青田而得名。西漢時期改置為郡,治所在千乘縣,故城在今山東省高青縣高苑鎮(zhèn)北部,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北部博興、高青、濱縣等一帶地區(qū)。東漢時期曾一度改為樂安國。

    堂號

    千乘堂:因郡立堂,亦稱樂安堂。

    自立堂號:經(jīng)鋤、鋤經(jīng)、帶經(jīng)、怡德、世德、承德、合一、貞一、建本、報本、崇本、愛日、寧遠、永思、集義、繼善、樂善、雍睦、遺安、培德、種德、敬業(yè)等。

     

  • 倪姓家乘譜牒

    浙江蕭山新壩倪氏宗譜十四卷,(清)倪介眉等修,清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冊?,F(xiàn)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浙江鄞縣蛟川倪氏宗譜三卷,首一卷,(清)倪敬沼纂修,清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愛日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冊。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浙江樂清虹川倪氏宗譜九卷,(民國)倪可棟修,倪逢庚纂,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九冊?,F(xiàn)被收藏在浙江省圖書館。

    浙江蘭溪龍門倪氏宗譜十卷,著者待考,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木刻活字印本?,F(xiàn)被收藏在浙江省蘭溪縣金湖鄉(xiāng)倪家村。

    浙江蘭溪西倪氏宗譜,著者待考,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F(xiàn)被收藏在浙江省蘭溪縣屏山鄉(xiāng)倪家村。

    浙江浦江浦陽龍池倪氏宗譜,著者待考,清宣統(tǒng)二年(公元1910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九卷?,F(xiàn)被收藏在浙江省浦江縣檔案館。

    浙江蘭溪金湖倪家村志,(現(xiàn)代)村志編委會纂,1997年鉛印本一冊?,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浙江上虞橫山倪氏宗譜,(民國)倪奎修等修,民國元年(公元1911年)經(jīng)鋤堂修木刻活字印本七冊?,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浙江上虞賀溪倪氏宗譜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倪啟壽等主修,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經(jīng)鋤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浙江上虞古虞倪氏族譜,(清)倪明等纂,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二冊,今僅存第一~二卷?,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浙江上虞橫山倪氏宗譜,(清)倪啟生主修,清宣統(tǒng)三年(公元1911年)經(jīng)鋤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浙江永康壺山倪氏宗譜,(清)倪守銓等纂,清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浙江永康壺山倪氏宗譜,(清)倪慶發(fā)等纂,清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冊,今僅存第一卷、第三卷、第六~九卷?,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浙江永康壺山倪氏宗譜,著者待考,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冊,今僅存第五卷、第十四卷?,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浙江永康壺山倪氏重修宗譜,著者待考,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三卷?,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浙江永嘉、樂清倪氏分遷永樂二邑間合輯宗譜四卷,首一卷,(清)花禁山農(nóng)幼伢子纂,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修本一冊。現(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浙江東陽倪氏宗譜,(清)倪啟略等總理,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一~二卷?,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浙江金華龍門倪氏七修族譜四十一卷,首一卷,末二卷。(民國)倪福華等纂,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五冊?,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浙江金華龍門倪氏四修族譜,(清)倪清錢等纂,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冊,今僅存第二卷、第五卷、第七~十卷、第十四~十八卷?,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浙江金華龍門倪氏五修族譜,(清)倪漢潘等纂,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木刻活字印本九冊,今僅存第十一卷、第十三~十四卷、第十七卷、第十九~二十卷?,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浙江金華龍門倪氏族譜,(清)倪易書等纂,清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一卷、卷首?,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浙江金華龍門倪氏祠堂重定頒胙規(guī)例五卷,首一卷,(清)倪正誼等纂,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浙江金華倪氏祿申堂派下外譜,(清)倪易書等纂,清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一卷。現(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浙江金華倪氏家乘,著者待考,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報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冊,今僅存第二卷?,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江蘇金壇金沙兆岐倪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經(jīng)鋤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今僅存第二卷、第十三~十四卷、第十六~二十一卷、第二十三卷?,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浙江樂清、永嘉倪氏分遷永樂二邑間合輯宗譜四卷,首一卷,(清)倪天保纂,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承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浙江寧波鎮(zhèn)海西管鄉(xiāng)后倪倪氏宗譜十六卷,首一卷,(民國)陳祖詔德總纂,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培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浙江杭州遂安辰溪倪氏宗譜四卷,首一卷,(清)倪志乾修,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敦義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浙江杭州遂安辰溪潭邊倪氏宗譜四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倪敦倫木刻活字印本二冊,今僅存第一卷、卷首?,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浙江開化開邑倪氏宗譜二卷,著者待考,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積厚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冊?,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浙江嘉善倪氏家乘,(清)倪榮鼎纂,清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浙江杭州遂安辰溪倪氏宗譜十卷,(民國)倪德軍等主修,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冊,今僅存第一卷、第四卷、第七~八卷、第十卷。現(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浙江杭州遂安辰溪倪氏宗譜,(清)倪法魯?shù)戎餍?,清乾隆十九?公元1754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冊,今僅存第二~五卷。現(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浙江杭州遂安辰溪倪氏宗譜,著者待考,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冊,今僅存第二~五卷?,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浙江蕭山浦陽千乘龍池倪氏重修宗譜五十卷,(清)倪憲存總理,清宣統(tǒng)二年(公元1910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十冊?,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浙江蕭山浦陽千乘龍池倪氏重修宗譜,(清)倪允慧總理,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九冊,今僅存第二卷、第四~八卷、第十一~二十一卷、第二十四~三十卷、第三十二卷、第三十四~三十五卷、第三十九~四十卷?,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浙江蕭山浦陽千乘龍池倪氏重修宗譜,(清)倪憲章等總理,清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冊,今僅存第一卷、第三卷、第六卷、第十一~十二卷、第十四~十九卷、第二十一~三十一卷、第三十六~三十七卷、第四十卷?,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浙江蕭山浦陽龍池倪氏宗譜,(民國)倪安定等校,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七卷。現(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浙江蕭山浦陽倪宗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三卷?,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江蘇梁溪倪氏宗譜十四卷,首一卷,世表二十四卷,(清)倪會亭等修,清咸豐七年(公元1857年)帶經(jīng)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六冊?,F(xiàn)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xué)會。

    江蘇鎮(zhèn)江潤東丹徒倪氏重修族譜六卷,(清)倪典慎纂修,清咸豐九年(公元1859年)怡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吉林大學(xué)圖書館。

    江蘇鎮(zhèn)江丹徒倪氏族譜十四卷,首一卷,(民國)倪思宏纂修,倪文濤編纂,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F(xiàn)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吉林大學(xué)圖書館、日本美國猶他州家譜學(xué)會。

    江蘇鎮(zhèn)江京口丹徒倪茂堂倪氏重修宗譜六卷,附余慶錄,(民國)倪榮鈞等修,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帶經(jīng)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F(xiàn)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江蘇丹徙倪氏族譜十四卷,首一卷,(民國)倪思宏纂修,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江蘇宜興倪氏宗譜六卷,(民國)倪晉芳等主修,倪觀森等編,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鋤經(jīng)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今僅存第一~五卷?,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江蘇無錫倪氏家乘,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六冊?,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江蘇無錫梁溪倪氏宗譜誦芬錄十四卷,首一卷,世表二十六卷,(民國)倪城等纂,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清閣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六冊,今僅存誦芬錄第一~三卷、第七~八卷、第十三卷,世表第一卷、第五~六卷、第八卷、第十一~十四卷、第十六~十八卷、第二十卷、第二十二~二十六卷、卷首?,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浙江諸暨暨陽倪氏宗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育備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浙江諸暨暨陽城南倪楊氏宗譜二十卷,首三卷,(民國)楊鴻鼎纂,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翼善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冊?,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浙江諸暨暨陽城南倪楊氏宗譜,(清)楊吉庵等總理,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翼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冊?,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浙江諸暨暨陽南倪楊氏宗譜,(清)楊吉庵等纂修,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翼善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冊?,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安徽祁門倪氏族譜三卷,(清)倪望重等重修,清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冊。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安徽省圖書館、安徽省博物館、安徽省徽州市博物館(另有一部存兩卷)。

    安徽祁門倪氏族譜二卷,(民國)倪望隆等續(xù)修,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F(xiàn)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有兩部)、安徽省徽州市博物館。

    安徽桐城倪氏宗譜三十八卷,首二卷,(民國)倪斗山、倪冶牛等編,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帶經(jīng)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冊,今僅存卷首兩卷?,F(xiàn)被收藏在安徽省圖書館。

    安徽慈堂湖倪氏宗譜六卷,首一卷,(清)倪寶璜纂修,清同治年間手抄本六冊?,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安徽靈璧楊疃鎮(zhèn)倪家村

    安徽望江倪氏家譜,(現(xiàn)代)倪文蔚、倪冷峻等著,1997年大雷岸經(jīng)鋤堂鉛印本六冊?,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安徽祁門倪氏族譜,(民國)倪愚山等修,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冊?,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安徽祁門倪氏族譜,(清)倪宗袞等纂,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二冊?,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湖南湘潭云湖倪氏五修族譜十三卷,(清)倪遠輝纂集,清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帶經(jīng)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F(xiàn)被收藏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湖南湘潭中湘云湖倪氏六修族譜十六卷,(民國)倪芳鏡、倪培本等纂修,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帶經(jīng)堂鉛印本十六冊。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湖南衡陽倪氏四修族譜二十六卷,首三卷,(民國)倪蓉鏡纂修,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千乘堂鉛印本三十一冊?,F(xiàn)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湖南中湘云湖倪氏六修族譜十六卷,(民國)倪芳鏡纂修,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帶經(jīng)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上海南匯倪氏宗譜,(清)倪金報纂,清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鋤經(jīng)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冊。現(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上海崇明倪氏家乘,(清)倪錫爵等纂,清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上海崇明倪氏家乘,(民國)倪錫爵等纂,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九冊?,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上海倪王家乘首編三卷,本編六卷,附編一卷,(民國)錢基博等纂,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上海中華書局鉛印本二冊?,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福建連江琯頭浮岐倪氏族譜五卷,(民國)倪圣富、倪華鑾等纂,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稿本?,F(xiàn)被收藏在福建省連江縣檔案館。

    倪氏草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四冊?,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倪氏族譜六卷,(清)倪典纂修,清咸豐九年(公元1859年)怡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倪氏四修族譜二十六卷,首三卷,(民國)倪蓉鏡纂修,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千乘堂鉛印本三十一冊。現(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 倪姓遷徙分布

    倪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F(xiàn)在,在山東省的滕州和山亭兩地,俱有叫做倪樓的地方,考證,這兩處地方正是春秋時兒國的所在地,當(dāng)然,也正是后世倪姓和 姓的最初發(fā)源地。 阝國被楚滅國后,逐漸北移,大多在千乘之地落足,后繁衍昌盛,逐漸成為倪姓千乘郡望。戰(zhàn)國時,有宋國人 說,說明此期已有倪姓人在河南落籍。兩漢時,見諸史冊之倪(郳)姓漸多,除 寬外多為史書散見之人物,如皇妃 女句、兵家 良、揚州刺史諺、九真太守 式、羌主 庫、臨淮(今屬安徽)人長卿、齊國臨淄人 萌等。可見此際之倪(郳)姓仍主要繁衍于山東境內(nèi),并有入安徽北部一帶者。至稍后的南朝,有江陰太守倪啟、尚書左丞同平章事倪曙,說明在漢魏之際, 姓已改成倪姓,并說明此際因社會動蕩已有倪姓播遷江南。兩晉南北朝時,倪姓于史書鮮見。隋唐之際,倪姓在北方的分布漸廣,今河北、河南、山西等境均有倪姓人活動的身影。唐末時,由于安史之亂和黃巢起義,致使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始有倪姓大批遷往江南。兩宋時,倪姓入載史冊之人甚多,從其籍貫來分析,說明此期倪姓已分布今江蘇、安徽、江西、福建等地。宋末,由于元世祖大肆圍剿南宋之殘留勢力,江南之江、浙、閩一帶,烽火四起,元兵所到之處,燒殺擄掠,百姓聞風(fēng)而逃,故倪姓漸分衍于今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元末,百姓再次遭受劫難,兵火過處,玉石俱焚,華東、中原、中南之地人口銳減。明初,明政府為恢復(fù)當(dāng)?shù)亟?jīng)濟,從山西大量移民,倪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于今山東、河南、江蘇、安徽、河北等地。倪姓遷臺,時在清代,有倪姓從福建渡海而去。此期亦有倪姓人由山東闖關(guān)東去東北三省者。

    如今,倪姓在全國分布甚廣,尤以江蘇、湖北、上海等省市為多,上述三地之倪姓約占全國漢族倪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

    諸暨倪楊氏:諸暨倪楊氏一族,本為倪氏所改。望出千乘,派接浦江倪氏盈公大宗。盈公第八世孫倪炤,為宋為龍圖閣學(xué)士,因拒王安石變法,流放新州。倪炤幼子倪順尚在襁褓之中,為全宗嗣,倪順被親人藏匿在概浦(今應(yīng)店街十二都煤垯)外婆家。官府緝捕,外婆孟氏以同歲的幼舅調(diào)包頂替,倪順得以保全。他長大后,奮發(fā)讀書,成績出眾,后念外祖家楊氏之恩,即以母姓楊氏應(yīng)試,考中宋元祐三年(1088)戊辰科進士,歷官至禮部尚書,詔贈金紫光祿大夫,右仆射,韶陽縣開國公,謚文貞。倪順即為諸暨倪楊氏始祖。諸暨倪楊氏族盛齒繁,至第四世“千”字輩分為七宗。各宗獨立修譜,自成字派。在次塢鎮(zhèn)徐塢楊村建有總祠,已毀。

  • 倪姓男孩名字推薦
    倪兵輝  倪小梅  倪凡淑  倪悅?cè)?nbsp; 倪冉欣  倪欣冉  倪玉祺  倪玉欣  倪雨欣  倪丙南  倪召南  倪美華  倪蔓婷  倪雋怡  倪心悅  倪蓓蕾  倪梓桐  倪可馨  倪雯佳  倪芷琪  倪夢琪  倪彤瑞  倪若涵  倪嘉琪  倪欣雨  倪晴丹  倪筱萱  倪梓洋  倪梓火  倪梓淋  倪爾偉  倪于然  倪嘉燦  倪維汐  倪弈恒  倪瀚弘  倪藝焱  倪家銘  倪炯遠  倪炯楨  倪志美  倪樂軒  倪樂天  倪達軒  倪暢天  倪宇軒  倪國超  倪晨曦  倪晨燁  倪花花  倪妞妞  倪心怡  倪若馨  倪星睿  倪梓馨  倪星慧  倪子誠  倪語晨  倪妮愛  倪忠寶  倪之軒  倪之躍  倪鋮澤  倪梓涵  倪振軒  倪振芯  倪悅峰  倪駿臣  倪安燃  倪昊怡  倪錦程  倪子文  倪鑫文  倪浩桐  倪子晨  倪雨薄  倪孟棋  倪浩迎  倪星宇  倪毅豪  倪宵雨  倪宇翰  倪宇凡  倪宏杰  倪嘉杞  倪雙虎  倪梓珩  倪馨悅  倪清欣  倪欣芃  倪悅欣  倪欣怡  倪清芷  倪銘軒  倪因澤  倪慶澤  倪慶弘  倪秋兒  倪賽罕  倪蒙克   查看更多倪姓男孩名字
  • 倪姓女孩名字推薦
    倪詩倩  倪岑姍  倪巾瓔  倪束佬  倪言裳  倪里芝  倪書瑤  倪楊梅  倪艦郿  倪建梅  倪赫凡  倪麗珊  倪晟瑛  倪玉鳳  倪珍珍  倪茹翌  倪妯麗  倪彗儷  倪藤禧  倪曇伶  倪姍潁  倪凈潁  倪倩倩  倪瀝潔  倪倩茹  倪瀝娜  倪李娜  倪藶?zāi)?nbsp; 倪倩汝  倪秀玲  倪雪梅  倪雪蓮  倪菜梅  倪筱蔓  倪馨瑤  倪楚媛  倪曼婷  倪詩韻  倪嘉穎  倪睿穎  倪楚悅  倪楚研  倪楚玥  倪雪桐  倪雪涵  倪歡歡  倪苑絢  倪紫珍  倪金怡  倪雪榮  倪玲琴  倪鴻燕  倪曉華  倪儷寧  倪玉藐  倪雨佳  倪盼盼  倪節(jié)玲  倪碧蓮  倪藝桐  倪潔瀅  倪蘆湄  倪雁鋒  倪蘆嫻  倪蘋萩  倪玉瓊  倪歡莠  倪巧笫  倪兀蘇  倪婉茗  倪尼雨  倪一萁  倪敏酥  倪苓芩  倪敏玲  倪一菡  倪纓雯  倪詩蘆  倪覓芝  倪釧蕓  倪洪香  倪夢華  倪曉瑕  倪淇瑕  倪慶豐  倪婉蘇  倪曉珊  倪雪飛  倪菲雪  倪小玨  倪莠璐  倪慕蕊  倪籽涵  倪籽琳  倪嘉琦  倪羽梵  倪銀珍  倪賽賽  倪桂花  倪桂梅   查看更多倪姓女孩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