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百家姓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武王給一支黃帝族后裔的封地,屬于以國名為氏。據(jù)史籍《元和姓纂》、《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等記載,西周武王封的一支黃帝族后裔于祝地(今山東禹城,一說為山東長清祝阿故城),后建有祝國(今山東濟南),為子爵小國,亦稱鑄國、??聡?、祝阿國、東阿國。在史籍《太平寰宇記》中記載:“古祝國,黃帝之后。按古東阿,齊為柯,漢為祝阿縣,屬平原郡。平原郡故城,在今豐齊縣東北二里,宋屬太原郡。隋開皇十六年,改屬齊州。唐天寶元年,改為禹城縣,以縣西南三十里有廢禹息故城為名,在今州西北八十五里。”祝國在西周末期、春秋初期即為齊國所吞滅,其地成為齊國之邑。祝國子孫們遂以國名為氏,稱??率?,后分衍為單姓祝氏、柯氏,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祝氏正確祝氏讀音作zhù(ㄓㄨˋ)。
源流二
源于任姓,出自黃帝之裔顓頊之孫重黎,為高辛氏火正。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在史籍《左傳》中疏云:“世本氏姓篇云:‘任姓,謝、章、薛、舒、呂、祝、終、泉、畢、過。’言此十國皆任姓也。”據(jù)史籍《元和姓纂》記載,傳說重黎是一位氏族首領(lǐng)以諄耀敦大,光明四海。顓頊任命其為火正,專門管理火。顓頊死后,侄子高辛(玄囂的孫子)繼位,即帝嚳(帝俊),帝嚳任命重黎為“祝融”之官稱。后來共工氏作亂,帝嚳派遣重黎前去鎮(zhèn)壓,重黎多次鎮(zhèn)壓而不成功,帝嚳大怒,將重黎召回論罪處斬,然后以重黎的弟弟吳回接替重黎的官位,繼續(xù)為祝融之官。按史書如《史記》中的記載:“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高陽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后共工氏作亂,帝嚳遣重黎誅之而不盡。帝乃以庚寅日誅重黎,而以其弟吳回為重黎后,復(fù)居火正,為祝融。”重黎被誅殺之后,其后裔子孫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而在吳回的后裔子孫中,亦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皆稱祝融氏,后皆省文簡化為單姓祝氏,為祝氏之主源,世代相傳至今,史稱祝氏正宗。
該支祝氏正確讀音作zhōu(ㄓㄡ)。
源流三
源于官位,出自古代掌管祭祀活動的祭司,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據(jù)史籍《姓譜》、《路史》等的記載,古代有官職掌管部落、氏族、國家的祭祀活動,通鬼神、問吉兇,官名即稱為“巫祝”。在古代的氏族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時期,各類巫師皆有崇高的社會地位,待遇極高,上古時期稱為巫史、祝史、祝司、祝師、巫師等等。在典籍《國語》中記載:“楚令尹建嘗問范武子之德于文子,文子對曰:‘夫子之家事治,言于晉國,竭情無私,其祝史陳信不媿,其家事無猜,其祝史不祈。’”在史籍《左傳》中也記載:“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辭,信也。”其中所指的“祝史”,都屬于這一類職官。在巫史、祝史、祝司、祝師、巫師這類行業(yè)中,教派諸多,互有交融,大多以世襲方式繼承其職務(wù),因此其后裔子孫中有以其官職稱謂或職業(yè)稱謂為姓氏者,稱祝史氏、祝司氏、祝師氏、巫史氏等等,后多省文簡化為單姓祝氏,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祝氏正確讀音作zhōu(ㄓㄡ)。
源流四
源于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吐缶氏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通志·氏族略》記載,北魏時期,鮮卑拓拔部有吐缶氏(叱盧氏)部落,后在北魏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6年)北魏孝文帝拓拔·宏自平城(今山西大同)遷都于洛陽(今河南洛陽)后,大力推行漢化改革政策。在這場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第三次民族大融合的過程中,吐缶氏(叱盧氏)皆改為漢姓祝氏,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祝氏正確讀音作zhù(ㄓㄨˋ)。
源流五
源于滿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喜塔喇氏,亦稱奇塔喇氏、喜特勒那氏,滿語為Sitara Hala,漢義“指甲”或“插孔雀翎的管”,屬于滿族大姓,世居尼雅滿山(今遼寧新賓)、蜚優(yōu)城(今吉林琿春三家子鄉(xiāng)高麗城村)、長白山蓋吉(今長白山地區(qū))、佛克順(今遼寧新賓)等地,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祝氏、趙氏、圖氏、文氏、齊氏、孫氏、希氏、奚氏、喜氏、線氏、祁氏等。
滿族祝氏讀音皆作zhù(ㄓㄨˋ)。
源流六
源于官位,出自古代少昊時期屬臣祝鳩氏,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祝鳩,為上古時期少昊帝任命的一種官職,專門負(fù)責(zé)教化民眾,商、周時期改稱司徒。在史籍《左傳》中記載:“祝鳩氏,司徒也。祝鳩,鷦鳩也,故為司徒,主教民。”在祝鳩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祝鳩氏,后省文簡化為單姓祝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該支祝氏正確讀音作zhù(ㄓㄨˋ)。
源流七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鄭國大夫姬祝聃,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祝聃,亦稱姬祝聃,是春秋初期的鄭國上大夫,大將軍,這在史籍《左傳》中記載有:“鄭大夫祝。”傳說,祝聃驍勇善戰(zhàn),箭法尤精,在鄭莊公姬寤生執(zhí)政時期(公元前743~前701年在位),負(fù)責(zé)執(zhí)掌鄭國的大旗“蝥弧”,即主力中軍。在祝聃的后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祝聃氏,后省文簡化為單姓祝氏、聃氏,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祝氏正確讀音作zhōu(ㄓㄡ)。
源流八
源于官位,出自兩周時期官吏祝詶,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祝詶,亦稱詋詶、呪詶,即周王朝時期的瘍醫(yī)官,專職掌管醫(yī)藥,歸屬于天官府司管轄,也就是后世王室、皇家的大內(nèi)藥膳司官員,負(fù)責(zé)君主、王族、貴胄們的醫(yī)藥甄別、采集、炮制、煎熬,乃至監(jiān)制膏、丹、丸、散、湯、劑等一系列成藥。在典籍《周禮·天官》中記載:“瘍醫(yī)掌祝藥。祝,讀如注病之注,謂附著藥也。或作呪,亦作詋詶。”在祝詶、瘍醫(yī)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祝氏,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祝氏正確讀音作zhù(ㄓㄨˋ)。
源流九
源于官位,出自漢朝時期官吏秘祝,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在史籍《姓氏大觀》中記載:“漢有秘祝之官,以官為氏,望出天水。”秘祝,乃是秦朝時期所設(shè)置的一個官職,其職責(zé)是天下一旦遇到災(zāi)禍,他就秘密地禱告上天,請求上天把災(zāi)禍從皇帝身上轉(zhuǎn)嫁到某些大臣的身上。在漢朝初期,漢高祖劉邦仿效秦朝,也設(shè)置了秘祝官。在秘祝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祝氏、秘氏,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祝氏正確祝氏讀音作zhōu(ㄓㄡ)。
郡望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qū)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qū),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dāng)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被廢黜,后又復(fù)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yuǎn)小于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一直延續(xù)至今。
晉陽郡:春秋末期,趙簡子家臣董安于始筑晉陽城,在今太原西南晉源鎮(zhèn)。秦國改置為晉陽縣,為太原郡治所,屬太原郡轄屬(今山西太原),不久又改名為太原郡。西漢初年曾經(jīng)設(shè)為太原國,晉陽為太原國都,不久又兼置并州。東漢時期撤掉了并州,晉陽歸屬于冀州,分置為恒山、西河二郡,在今陜西省太原市西南。西晉時期予以擴建。南北朝時期北齊于汾水東岸增筑新城,在舊城增設(shè)龍山縣。隋朝時期以龍山縣為晉陽,而原晉陽則為太原。五代時期為北漢都城。大宋王朝滅北漢后,毀掉晉陽,將其移到并州至陽曲(今山西太原)。
太原府:亦稱太原郡。戰(zhàn)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臺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qū)。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qū)。隋朝時期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shè)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國的河?xùn)|路、河?xùn)|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為府。民國時期改為市,成為山西省會所在。
堂號
太原堂:以望立堂。
勤貽堂牌匾河南堂:以望立堂。
晉陽堂:以望立堂。
勤貽堂:以望立堂。
江蘇丹徒祝氏重修族譜六卷,(明)祝秀卿始修于明萬歷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清)祝德廉纂修,清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燕昌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F(xiàn)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祝氏宗譜六卷,著者待考,(清)況柏友等修,清嘉慶二十年(公元1815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冊?,F(xiàn)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湖南益陽沅江祝氏五修族譜三十四卷,首一卷,(清)祝家坤、祝學(xué)誠等修,祝學(xué)山、祝昌翰等纂,清宣統(tǒng)三年(公元1911年)太原堂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卷首、第一~二卷?,F(xiàn)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江蘇蘇州祝氏譜略八卷,明弘治年間初修,(清)祝壽眉編,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4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冊。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科學(xué)院圖書館、中央民族大學(xué)圖書館(有二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xué)會。
浙江海寧海昌祝氏宗譜十六卷,首一卷,(清)祝萬青、祝葆慈續(xù)修,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西塋清淑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F(xiàn)被收藏在浙江省圖書館。
江蘇江陰祝氏宗譜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得褡?,清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冊?,F(xiàn)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xué)會。
浙江龍游木城祝氏宗譜系圖二卷,行派十四卷,首三卷,著者待考,清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十七卷?,F(xiàn)被收藏在浙江衢州市文物管理局
龍游木城祝氏宗譜十四卷,系圖二卷,首三卷,末一卷,(清)祝康祺、祝封三主修,清光緒四年(公元1878)木刻活字印本。現(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江西永豐祝氏宗譜,(清)?;痢⒆HA封修,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為前次修,清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慶華堂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一卷。現(xiàn)被收藏在江西省檔檔案館。
浦江長陵祝氏宗譜二十卷,(清)祝有禧主修,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木刻活字印本?,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浦江長陵祝氏宗譜二十二卷,著者待考,清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木刻活字印本?,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浙江龍游太原祝氏宗譜五卷,(民國)祝來枝、祝春蘭重修,張拔纂,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世聞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冊?,F(xiàn)被收藏在浙江省圖書館。注:卷端題《龍城河西錦里祝氏族譜》,封面作《錦里祝氏宗譜》。
浙江江山須江郎峰祝氏世譜五十六卷,首一卷,(民國)祝秉材續(xù)修,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今缺十一卷?,F(xiàn)被收藏在浙江省衢州市文物管理局。注:封面、卷首、扉頁作《郎峰祝氏宗譜》,版心為《須江郎峰魁潭祝氏宗譜》。
龍游華封祝氏宗譜九卷,(清)祝獻(xiàn)三等續(xù)修,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木刻活字印本?,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注:始遷祖為[唐]祝欽慈;先祖為祝昌宥。
龍游木城祝氏宗譜十六卷,系圖二卷,首三卷,末二卷,附一卷,(民國)祝紹堯、??奠髦餍?,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木刻活字印本?,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龍泉長園祝氏宗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注:始祖為[元]祝思興。
無錫錫山祝氏宗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如今被收藏在檔案館。注:始遷祖為[明]祝茂之。
海寧海昌祝氏宗譜十六卷,首一卷,(清)祝光綬等纂修,清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木刻活字印本。現(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注:始祖為[唐]祝實;始遷祖為祝三五;先祖為祝鼎。
海寧海昌祝氏宗譜十六卷,首一卷,(清)祝光綬等纂修,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木刻活字印本?,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西安上麓祝氏宗譜五卷,(民國)祝君烺主修,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木刻活字印本?,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注:始遷祖為[元]祝清臣。
嵊縣靈芝祝氏宗譜,著者待考,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木刻活字印本。現(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江山郎峰祝氏世譜,(清)祝玉階纂修,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木刻活字印本?,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嵊縣靈芝祝氏宗譜,著者待考,民國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木刻活字印本?,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注:始祖為[宋]祝諫;先祖為[宋]祝清臣。
四川華鎣山祝氏族譜一卷,(現(xiàn)代)祝明文主編,2000年計算機激光照排膠印本?,F(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注:鼻祖為[明]祝受五;始遷祖為[清]祝果壽。
河南固始祝氏宗譜四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F(xiàn)被收藏在河南省固始縣檔案館。
祝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dāng)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三十五位,人口約一百三十六萬六千余,占全國人口總數(shù)的0.085%左右。
祝姓發(fā)源于今山東長清,西周、東周兩代祝姓除繁衍于其發(fā)源地外,因仕宦等原因,逐漸進(jìn)入今陜西、河南等省。周有大夫祝跪,因叛亂未果而逃奔溫邑(今河南溫縣)。春秋時,鄭有大臣祝聃、???,衛(wèi)有大臣祝佗。表明鄭(今河南新鄭)、衛(wèi)(河北南部至河南北部間地)兩地已有祝姓人。西漢時有齊(今山東)人祝午,漢中南鄭(今屬陜西)人祝龜,九江(今屬江西)人祝生。表明此際已有祝姓人徙居江南。東漢時祝姓名人有尚書令祝諷,侍御史祝王晉,九真太守、長沙臨湘人祝良,光祿大夫、中山盧奴(今河北定州)人祝恬。這些史實說明,此際之祝姓已成為北方名門著姓之一,并且已有祝姓落籍湖南。魏晉南北朝時期,河南、太原兩地之祝姓繁衍昌盛,人丁興旺。故后世祝姓有以河南、太原為其郡望堂號的。當(dāng)然,此際的社會動蕩,亦造成大量祝姓徙奔今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等地。此際出了位婦孺皆知的祝英臺,她是今浙江上虞人。唐中期以后,特別是安史之亂和黃巢起義之后,造成今中原一帶十室九空,祝姓由河南避居湖北,或由陜西越秦嶺進(jìn)入四川。在此際,雍州始平(今陜西興平)人祝欽明入朝為相。是祝姓歷史上唯一一位宰相。兩宋時期,祝姓在北方趨于沉寂,而南方之祝姓卻日熾日昌起來。其中祝諮丘由單州城武(今山東成武)徙居滑州韋城(今河南長垣),祝穆由歙州(今安徽歙縣)徙居建寧崇安(今屬福建),祝象器由江陵(今屬湖北)遷居歙州。此際之祝姓除已落籍福建外,已有定居今廣東者。明初,山西祝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于今山東、陜西、湖北、湖南等地。明中葉以后,有沿海之祝姓赴臺謀生。清初,兩湖之祝姓伴隨湖廣填四川的風(fēng)潮入遷四川。如今,祝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安徽、四川等省多此姓,兩省之祝姓約占全國漢族祝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三。祝姓是當(dāng)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一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零八七。
安徽太和縣西北部有祝姓村莊18個,均為同姓同族,系明朝年間由山東棗林莊遷來的5兄弟繁衍開來,現(xiàn)有位于黑茨河北岸的祝樓村明代樓院建筑遺址和村內(nèi)散落的諸多建筑構(gòu)件為證。
【祝樓】位于黑茨河北岸,隸屬太和縣洪山鎮(zhèn),因古時候有多處樓房院落而得名,全村有300多戶人家,均同族、同姓。
糯米汁滲草木灰灌縫的青磚墻樓院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四五百年的歷史,原先有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處院落,東南院、西北院及南牌坊早年毀壞,西南院于1948年因一場大火而倒塌,東北院文革期間雖然遭到破壞,部分建筑構(gòu)件被拆掉,但整體完好,后因建洪山大禮堂及祝樓村中學(xué)用磚才將主樓和東西廂房拆除,前客廳因當(dāng)時有人居住未被拆掉,80年代初,因兩家房主人翻蓋新房拆除了前客廳,部分磚雕、木雕等建筑構(gòu)件用在了新建筑上被留存了下來,一塊堂匾用在了門板上。現(xiàn)殘存墻體一段,為大青磚壘砌,墻厚約60公分,縫隙為糯米汁滲草木灰澆灌,中間為松散夾層,概為保溫防潮之用。
村內(nèi)青灰色碎磚爛瓦隨處可見,時代特征明顯,幾個散落在草叢里的青石鼓又大又高,不同于常見的清代扁石鼓,太和縣境內(nèi)很少有。村內(nèi)的兩口老井早已干涸,但遺址還能看到。據(jù)村里的老年人介紹,明代由祝姓人家從山東遷到這里,原村名為“李瓦房”,后蓋起了樓院才改名為“祝樓”,蓋樓院用的磚是用秫秸(高粱桿)燒的,磚燒好后幾百個人排成隊從1公里外的窯后陳莊南地的窯場傳過來的,樓院主人家的祖墳在2公里外的倪邱鎮(zhèn)“文同寺”一帶,可見當(dāng)時樓院主人的地多和富有。
祝樓村周圍的地名也能見證它的歷史悠久與樓院存在,南園頂、南牌坊、西莊戶、東窯場、東西南北寨墻、寨海子、寨門口、東敵樓等,全村老少人人皆知。
祝樓,由于坐落在黑茨河北岸,古時候交通便利,水土肥沃,人們生活富庶,當(dāng)時一個村莊有多處樓房院落,在皖北地區(qū)也不多見,據(jù)說在明代有萬畝良田者,可得到皇帝題字嘉獎,不知祝樓村現(xiàn)存的“勤貽堂” 牌匾出自何人之手,祝樓村很多鮮為人知的故事,需要挖掘和整理,留存下來的一些建筑構(gòu)件已很稀有,需要很好地保護,不然的話稍縱即逝。
散落在草叢中的青石鼓陜西也有祝氏后人,商洛,西安都有分布,商洛市洛南縣洛源鎮(zhèn)祝氏家譜記載明代末由洞庭湖遷徙而來,現(xiàn)有約一二百人,當(dāng)代字輩有“萬”、“幫”、“建” ,現(xiàn)存家譜6本有幾本已經(jīng)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