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百家姓
江蘇泰州宮氏族譜卷,(明)宮繼蘭始修于明萬歷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清)宮本昂續(xù)修,清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木刻活字印本?,F(xiàn)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江蘇省泰州市陳家橋西村,有兩部,其一殘。
山東平原王杲屯宮氏分支重修家譜,(清)宮長泰修于清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1998年臺灣宮云章整理復印?,F(xiàn)被收藏在山東省平原縣王杲屯村宮氏族人處。
宮氏族譜,(清)宮增祜重編,宮百頤續(xù)錄,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一冊?,F(xiàn)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山東東萊宮氏族譜,(民國)宮春貞、宮樹芳修訂,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鉛印本,今僅存三卷?,F(xiàn)被收藏在山東省煙臺市圖書館。另有一全套藏于萊陽市宮玉海處。
宮氏家譜四卷,(民國)官方舟續(xù)修,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F(xiàn)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山東泰安寧陽宮氏家譜,(民國)宮玉方、宮現(xiàn)明續(xù)修,民國年間鉛印本?,F(xiàn)被收藏在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東莊鄉(xiāng)陳美村。
一早年的遷徙
東萊宮氏鼻祖宮熙儒,當年從中原抵達昆崳山,居住于現(xiàn)今的文登市界石鎮(zhèn)柳林莊。他在此生活的時間很短,后周禪宋時(公元960年)從中原出發(fā),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即逝世于昆崳山前的南原,總計不過4年的時間。據(jù)考證,南原即現(xiàn)今的昆陽村,舊名宮家莊(1981年改名),在元初已無宮姓居住(現(xiàn)被王姓入住)。
熙儒公的后裔最初生活居住在以柳林莊為中心的周圍村莊,以后陸續(xù)遷徙各地。塋碑和譜書曾記載了自熙儒公始至其后11世,其中有名字者13人,名字失考者至少有28人。例如,譜書記載:“世系昭昭,初自柳林村,遷居宮家莊(昆陽),由宮家莊徙居迎仙橋西嶺上村。嘉城公由嶺上村遷于長學山前,并卜兆于茲(即居于長山村)”。而《文登市志》記載,嶺上村的宮姓,是元初遷自云南,估計市志的說法有誤。文登市志又記載,柳林莊的宮姓,在明朝的中期由海陽所遷入,這個說法也可能有誤。各地的宮氏宗祠曾有楹聯(lián):“柳林舊族,桃?guī)X分支”;“分支崮水,譜朔昆山”。由此可知,柳林的宮姓,是很早的土著舊族,宮姓也在桃花峴居住過,并向外分支遷移。崮水指柳林村前的小河,昆山即昆崳山。
《乳山市志》記載,境內(nèi)宮姓皆為文登縣柳林土著舊族后裔,主要分三個族支:
(1.)柳林宮姓一支徙萊陽濯村。這個族支的后裔人數(shù)最多,后面再專門記敘。
(2.)明洪武年間,柳林宮姓一支遷馮家鎮(zhèn)徐家村,后裔析居吳格莊、宮家疃、南西屋等村。譜書也記載:“寧邑徐家村……系二公之后”。寧邑,即寧海州。以前馮家鎮(zhèn)屬寧海州管轄。可見此市志的說法有據(jù)可信。
(3.)明景泰年間,文登議城宮姓(與柳林宮姓同一族系)遷白沙灘鎮(zhèn)宮家村,后裔析居宮家莊、小灘等村。宮家村的宮本森,歷時三年,將此支宮氏序入譜書,計11萬字。宮本森生于1945年,現(xiàn)為嶞崮山“德馨園藝場”場長。
宮熙儒公的后裔柳林宮氏,除留居當?shù)睾驮缒晖膺w形成三個大的族支,其后至現(xiàn)代就只有因為謀生、求學等原因而零星遷移,再無大批的遷徙了。
二萊陽濯村宮氏
《東萊宮氏族譜》奉宮天授為第一世祖,是不夜宮氏鼻祖宮熙儒的第七世孫。天授祖生有七子,有六子名字都失考。第六子名宮福,在北宋末年由文登柳林遷居萊陽濯村,是萊陽宮姓的始遷祖。今天膠東宮姓的世次,即以此為根據(jù)由宮天授為第一世開始排列。
宮福祖生一子宮溪;宮溪生五子,名曰:仁、義、禮、智、信。兄弟五人分爨后,仁、禮居濯村;義、智遷居(乳山市崖子鎮(zhèn))青山村;信回遷文登。此后,子孫興旺發(fā)達,遍布于膠東,又發(fā)展至全國乃至世界各地。
(1.)輝煌的時代
歷史上膠東宮姓最顯赫的時期,是金元時代的萊陽宮氏一族,家富位顯,業(yè)績盛赫。擁有良田萬頃,聚五業(yè)于一廬,以耕稼、詩書、禮義、清白處世,聚族而居,老幼常滿三百余口,成為當時的巨室望族。
四世祖宮禮,金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年)進士,積官青州刺史、騎都尉、開國男,誥封朝列大夫,賜紫金魚袋;他是宮姓歷史上第一位進士;生一子福壽。五世祖宮福壽,誥贈光祿大夫,生三子:誠、謙、詵,皆有官銜。六世祖宮詵生九子,六人有官銜;又有十孫,七人有官銜;其七孫宮鎮(zhèn),元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進士,榮任大司徒,位列三公,授光祿大夫;權(quán)高位重,是宮氏從始祖宮之奇起,到現(xiàn)今為止,在全國政權(quán)中位居最高的職務(wù),有“宮半朝”的美譽。此時,同族的其他子弟有官銜者,可達族人的半數(shù)。金元之時,是萊陽宮氏仕途發(fā)展的鼎盛時代,也是東萊宮姓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
(2.)遷布
四世祖兄弟五人:仁、義、禮、智、信,分炊后,仁、禮二祖留居濯村。隨著人口的發(fā)展增加,后世子孫開始逐步外遷擴散。
依據(jù)中國的傳統(tǒng)習俗,長子長支留守故居。長子仁祖之后裔和禮祖(行三)的長孫誠公之后裔一直在濯村聚居了十六世,至十七世才開始分遷。以近距離為主,向以濯村為中心的周圍村莊擴展。濯村,屬萊陽市姜疃鎮(zhèn),在五龍河下游左岸,依山環(huán)水,土地肥沃,為宮氏一族的生息繁衍提供了優(yōu)厚的環(huán)境條件。今天濯村有1500多戶、5000多人口,其中大部分為宮姓,號稱萊陽第一村。
禮祖的次孫謙公,生有6子13孫,后裔先居濯村,在第十世開始分遷。如萊陽的董格莊、西中荊、徐疃莊、穴坊和即墨大韓村、蓬萊宮家莊、平度八里莊等村,其宮姓都是宮謙公的后裔。河北省東光宮氏始祖宮友賢,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殿試高中一甲第三名探花,他是即墨宮氏,后定居東光縣城東大宮家村,應(yīng)該是謙公的后裔。
禮祖的季孫詵公,生有9子10孫,先居濯村,其后裔也在第十世開始分遷。如萊陽的瓦馬、澤口、棲霞的桃村等地,其宮姓都是宮詵公的后裔。
四世祖義、智(行二、行四)分居在青山村。義祖生福德;智祖生福安,福安生大成?!稏|萊宮氏族譜》只記錄到六世大成公一人,再其后的世系和名諱皆失考。東萊宮氏族譜重修于民國十六年(1927年),青山有5人參加修譜,但正文卻無青山的內(nèi)容。為何失傳無考,我問了許多家族父老,都不知是什么原因。有《青山宮氏族譜》,重修于民國十三年(1924年),以宮欒之子宮文章為青山族支的第一世祖。根據(jù)總世系和命名字輩推算,宮欒在東萊宮氏族譜是第十五世祖。如果欒公是大成公的后裔,那么之間就有八世失考。
對乳山市崖子鎮(zhèn)青山村,《乳山市志》有此記載:金末元初,宮文章由萊陽縣濯村遷此立村,以山取名青山。這個記載有錯誤。首先,《青山宮氏族譜》清晰地記載了自文章公至今天是十五世左右,按至多30年一代人計算,文章公生活的年代是公元1550年前后,即明朝嘉靖年間時期,而市志記載的時間和人物明顯不符。再次,萊陽四世祖宮義、宮智兩兄弟是從濯村遷居青山的始遷祖。根據(jù)他倆的親兄弟宮禮中進士在金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年)的記錄;又根據(jù)今天萊陽宮氏后裔多在三十世左右,以至多30年一代人往回計算,義、智二祖遷居青山的時間應(yīng)在公元1190年左右。記錄和計算的兩個時間相符,此時是金朝(公元1115年--1234年)的中期。而元朝建立于公元1279年,和1185年相距晚了近100年,時間不符,不可能是在元初。因此,青山的建村,應(yīng)該是:金朝大定年間(或中期),宮義、宮智兩兄弟從萊陽濯村遷此立村。此說是否正確?僅供參考。
青山,位于山東半島丘陵地帶的中心,乳山河的源頭,四面環(huán)山,一條狹窄的乳山河谷在村東委蛇而下,環(huán)境相對封閉。隱蔽而安全的環(huán)境,像一個現(xiàn)實中的世外桃源,保證了宮氏子孫在此安靜地生息繁衍。今天,青山村有人口600多戶,絕大部分是宮姓。
青山村周圍的村子,如:馬石店、棗林、南馬石、臺上等村的宮姓,都是由青山遷入。諸往鎮(zhèn)的口子、崖后、大龍口、二龍口、岳家、白沙灘鎮(zhèn)的八甲等村的宮姓,大部分也是由青山遷入。
青山宮氏,崇武偏文,尚俠仗義。村民有習武的傳統(tǒng),有童謠說:“青山娃娃剛會走,就會演練四門斗。”清朝最后一任大內(nèi)總管、賜穿黃馬褂二人之一、八卦游身連環(huán)掌正宗傳人、一代武術(shù)大師宮保田,即出生在這里。宮炳炎,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進士,曾任陜西省石泉縣知縣,也是青山人。他與保田一文一武,同光共輝,成為青山宮氏一族的兩顆耀眼明星。
四世祖宮信(行五),在金朝中期與四兄長分炊后回遷文登,辭世以后葬在西老塋(文登宮氏祖塋)內(nèi),其塋碑在民國時期猶存。信祖生一子福寧。1927年,重修東萊宮氏族譜,文登的占家埠、嶺上、石硼子等村有四人參加,但是正文也沒有文登族支的內(nèi)容。當下文登的柳林莊、嶺上村、宮家莊等村子的宮姓,一部分應(yīng)該是四世祖宮信既其子宮福寧的后裔;另一部分應(yīng)該是始仙祖宮熙儒其他子孫的后裔。昆陽村原名宮家莊,當下雖然沒有宮姓居住,但也是宮氏當年的發(fā)源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