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腳琴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拼音:xiàng jiǎo qín

    樂器概述

    象腳琴,傣族弓拉弦鳴樂器。流行于云南省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潞西、盈江、隴川和保山地區(qū)的潞江壩、上江等地。

    象腳琴分高音象腳琴、中音象腳琴和低音象腳琴三種。

    高音象腳琴

    高音象腳琴系在民間樂器玎嘎那的基礎(chǔ)上吸收象腳鼓余音長、造型美的特點(diǎn)研制而成。其琴筒似象腳鼓,用楊松木制作,長16厘米、直徑8厘米,面板用梧桐木薄板;琴桿上端雕有象頭,琴桿用水紅木制作,琴頭設(shè)弦軸、張兩根金屬弦。音色近似吹木葉之聲,悠揚(yáng)高亢。演奏時,置琴于左腿,左手扶琴按弦,右手持弓演奏,弓子不納兩弦間。

    中音象腳琴

    中音象腳琴形制同高音象腳琴,琴筒用老緬桃木制,面板設(shè)兩個圓孔,孔徑1厘米。音色接近中胡,圓潤渾厚。

    低音象腳琴

    形制同高音象腳琴,以木棉樹木料做琴筒,梧桐面板為面,長30厘米、面徑14厘米,琴筒尾端喇叭口直徑18厘米琴桿長98厘米,琴面兩側(cè)設(shè)“S”型音窗長4.5厘米,兩孔相距4厘米。音色柔美悠揚(yá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