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饑渴癥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信息饑渴癥 -簡介

    面對眾多的信息,人們選擇的余地加大,總是感到手邊的信息不足,擔心漏掉一些重要信息。于是,有些人就會夜以繼日地坐在電腦前,心甘情愿地成為信息的俘虜,這被稱為“信息饑渴癥”。

    緩解措施

    1,社會各個部門要完善信息網(wǎng)絡,提供有用的信息。每個社會階層尤其是公眾,總想尋找更準確的信息,就會染上信息饑渴癥,導致各種消息與傳言的極度泛濫。因此社會各個部門應該提供有用的信息,完善信息網(wǎng)絡,及時、準確地對突發(fā)的各種事件做出預測、預報和預警;改變信息不對稱的局面。目前,我們國家對發(fā)生重大事件、突發(fā)事件采用了各種媒體、各種通道向社會傳遞,極大地緩解了人們對信息的渴望,制止了許多虛假信息的傳播,即時地穩(wěn)定了人們的心態(tài),穩(wěn)定了社會。

    2,搜索提供商要提供精搜、智搜。搜索服務排山倒海似地返回近乎無意義的結果,無疑是違背了信息的本質和信息經(jīng)濟學的初衷。例如,美國人仙農(nóng)在1948年用數(shù)學方法給信息下定義:“信息就是不定性的消除量”。仙農(nóng)認為,信息具有使不確定性減少的能力,信息量就是不確定性減少的程度。按照仙農(nóng)的想法,無用信息就不是信息,但是搜索引擎還無法斟酌哪些是有用信息,哪些是無用信息,所以照單全收,一攬子給搜索者呈上。在這里,信息量的增多,反而加大了不確定性,搜索者痛苦依舊。因此搜索服務的提供者需要從“海搜”向“精搜”轉型,“精搜”即所謂分類搜索服務,有專門做書籍搜索的,有專門做購物搜索的,還有專門在搜索結果表現(xiàn)形式上做文章的所謂格式化信息搜索,如爬狗。未來的搜索服務是“智搜”,只有“智搜”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性化服務,“智搜”有邏輯推理能力甚至情感功能等,能心有靈犀地提供人們所需的真正信息,緩解人們的信息饑渴癥狀。

    3,作為個體要有所專注,重視有價值的信息。帕瑞托是意大利的一位經(jīng)濟學家,他的法則就是人們熟悉的8/2法則。他認為20%的信息具有80%的價值,而剩余的80%的信息只有20%的價值。一句話,重要的少數(shù)和不重要的多數(shù)。這對人們的啟示就是要根據(jù)信息的價值,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最有價值的信息上,剔除不必要的多余的信息,要有所注意、有所放棄。開發(fā)和利用信息的要點是善于發(fā)現(xiàn)有價值的信息;善于研究信息;合理利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