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11月19日生日花時鐘花
時鐘花是生長在南美熱帶雨林的常綠藤蔓植物,它的形狀很像時鐘上的文字盤 ,所以被稱為“時鐘花”。時鐘花屬于時鐘草科植物,它被選來祭祀7世紀時,盎格魯撒克遜的公主,她是在肯特地方創(chuàng)立修女院的修女-圣安維朵。目前這所修女院己經(jīng)不存在了,而內(nèi)部的遺物己被移到圣彼得大教堂了。
資料
十一月十九日
生日花:時鐘花(Apple-fruited Granadilla)
花 語:高貴(Nobleness)
基本信息
【物種名稱】 時鐘花
【又 名】
【拉丁學名】 Turnera ulmifolia
【英文名稱】
【科屬分類】 時鐘花科、時鐘花屬
簡介
自古道“花開花落自有時”,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里,你隨處可見一種黃色小花,每到開花季節(jié),每天早晨太陽升起時,大約九點鐘左右,花朵就綻放,下午太陽落山時,大約六點鐘左右,花朵就閉合,每朵小花每天都是這樣,大約要持續(xù)一星期左右才凋謝。
這種美麗的黃色小花,就是時鐘花科的草本植物時鐘花。它來自遙遠的南美洲。時鐘花有多個品種,常見的有黃色時鐘花和白色時鐘花。時鐘花為什么會按時開放?因為它具有生物鐘,生物鐘是長期進化過程中,為適應(yīng)環(huán)境變化而形成的,也是基因控制的遺傳性狀。其實,植物、動物和人都有生物鐘。
18世紀,英國著名的植物學家林奈對植物開花時間作了很多觀察和研究,然后在自己的花園里培植了一座有趣的“花鐘”,這個原理就是根據(jù)每種花開的時間有一定的規(guī)律精心培植的。
花期
時鐘花的花開花謝非常有規(guī)律。早上開晚上閉,更有意思的是,它的花幾乎同開同謝,奇特無比。有研究表明,時鐘花的開花規(guī)律與日照、溫度的變化密切相關(guān),同時受內(nèi)在體內(nèi)一種物質(zhì)——時鐘酶的控制。這種酶調(diào)節(jié)著時鐘花的生理機能并控制著開花時間。日出后,隨氣溫逐漸升高,酶活躍起來,促進了花朵的開放,當氣溫上升到一定程度,酶的活性又漸漸減弱,花朵也就自然凋謝了。經(jīng)觀察,時鐘花開花所需的溫度在18℃~20℃,凋謝時溫度在28℃~32℃。晴天常在上午9~11時開放,下午3~4時謝落陰天午間12時左右開放,下午5~6時謝落;若氣溫較低,則花朵開放時間常要延遲到下午3時,且只是“迎風戶半開”而已。若逢陰天,花朵會遲至夜間才凋,有時甚至第二天早晨方謝。
歷史意義
公元十三世紀漢堡的公主,圣維利沙貝德之花
自古以來,基督教就有將圣人與特定的花朵連結(jié)在一起的習慣,這因循于教會在紀念圣人時,常以盛開的花朵點綴祭壇所致!而在中世紀的天主教修道院內(nèi),更是有如園藝中心般種植各式各樣的花朵。久而久之,教會便將366天的圣人分別和不同的花朵合在一起,形成所謂的花歷。當時大部分的修道院都位于南歐地區(qū),而南歐屬于地中海型氣候,極適合栽植花草。屬時計草科的時鐘花,是獻給在漢堡的公主,一生致力扶助苦難貧困者,卻于二十四歲去世的圣維利沙貝德。是一種常春藤的常綠植物,原產(chǎn)地為牙買加、南美熱帶雨林,在溫室中也可栽培。
花語
花語:高貴
此花獻給公元十三世紀漢堡公主,她為了救濟貧窮而成為修女。其出生、成長、一舉一動都比一般人高貴,因此,此花的花語是高貴的意思。受此花祝福而生的人,天生具有高貴的氣質(zhì),對于感情被動而且消極。也許聽父母或親戚的勸告,經(jīng)由相親而結(jié)婚,會比較幸福吧。
誕生石:黃玉
黃玉閃耀著透明而溫潤的金色光輝,由于它那高貴的美麗,古羅馬人贊詠它是“白揚木的眼淚”黃玉的英文名字來自于紅海上的多帕柔斯島,希臘語是“尋求”的意思。
這個小島經(jīng)常籠罩在濃霧中,為了采掘黃玉,乘船去的人必須花一番功夫去尋找。在寶石市場里,黃玉比黃水晶來得昂貴。黃玉的傳說在黑暗的地方摩擦黃玉,會放出火焰般的光芒,因此人們相信它具有神秘的力量,及驅(qū)魔的效果。
黃玉的傳說
傳說在中世紀法國的奧爾良,有次在慶典中,扮成處女瑪麗亞的村姑茱桑奴,遇見一個扮成獨角獸的年輕男士,于是兩人就墜入愛河,但他們見過許多次面后,這位青年仍不肯把面具取下。這時害怕對方是惡魔化身的茱桑奴只好跑到教堂求神指示,突然天上傳來要她把黃玉挖一個洞,然后用金線穿起來帶在左腕上的指示。如此一來,被惡魔咀咒化為獨角獸的可憐青年,終于又恢復了人類的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