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冬天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核冬天,該理論是1982年聯邦德國保爾·克魯茲恩博士和美國約翰·伯克斯博士提出,此后又有許多科學家試圖預測大規(guī)模核戰(zhàn)爭的氣候效應,其中最著名的是1983年“TTAPS”小組(理查德·特科、布賴恩·圖恩、托馬斯·阿克曼、詹姆斯·波拉克和卡爾·薩根五位科學家的姓氏首字母縮寫)的研究成果。TTAPS(常常被讀作T-Taps)小組受到了火星沙塵暴致冷效應的啟發(fā)。他們使用了一個地球大氣層的二維簡化模型計算了核冬天效應,結果發(fā)現全面核戰(zhàn)爭可能導致內陸地區(qū)的溫度降至零下攝氏4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