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月
shí sān yuè
  • 拼 音:shí sān yuè
  • 注 音:ㄕㄧˊ ㄙㄢ ㄩㄝˋ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1).指農(nóng)歷正月?!对姟め亠L(fēng)·七月》“一之日觱發(fā)” 唐 孔穎達(dá) 疏:“《春秋元命包》曰:‘ 周 人以十一月為正, 殷 人以十二月為正, 夏 人以十三月為正?!薄逗鬂h書·陳寵傳》:“十三月陽氣已至,天地已交,萬物皆出,蟄蟲始振,人以為正, 夏 以為春?!?李賢 注:“十三月,今正月也?!?宋 洪邁 《容齋續(xù)筆·三易之名》:“ 夏 以十三月為正……所謂十三月者,承十二月而言,即正月耳?!眳⒁姟?三正 ”。
    (2).指 殷商 所置閏月。因其都放在歲末,故稱?!妒酚洝v書》“十二無大餘” 唐 司馬貞 索隱:“歲有十二月,有閏則云十三月?!卑?,“十三月” 殷 墟卜辭中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