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香豬 - 簡介
香豬又名“迷你豬”,原產(chǎn)地為我國廣西、貴州省山區(qū),中心產(chǎn)區(qū)在貴州省從江縣,屬微型豬種。其肉嫩味香,無膻無腥,故名香豬,是一個生產(chǎn)優(yōu)質(zhì)豬肉的良種。小香豬與其他豬種不同,它是在特定自然環(huán)境和農(nóng)牧業(yè)水平較低的環(huán)境中,經(jīng)過長期近親交配繁殖選育而成的,外觀特點是短、圓、肥。毛有光澤。
特點
香豬的成長可分3個歷程,3個月以下是幼豬,3至6個月是中豬,6個月以上是成豬。香豬較不怕熱,但因為體毛短少,比貓、狗都要怕冷,它最喜歡的溫度為攝氏28~30度。冬天天氣嚴寒,飼主千萬別忘了加強保暖措施。
出太陽時,讓香豬曬太陽,成豬建議1次曬15~20分鐘,幼豬1次曬5~10分鐘,曬太陽同時要準備遮陽處讓迷你豬熱時可以躲而不至於中暑,曬完太陽要補充水分,籠內(nèi)要放500cc的水。若出太陽氣溫卻低,建議圍ㄇ字型板幫迷你豬擋風。
用途
一、香豬作為肉食品,其具有與現(xiàn)代人生活理念的一致性。
它是一種高蛋白低能量食品,而且營養(yǎng)全面,富含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非常適宜制作老年食品,完全符合人體生理需要和健康需求。
二、可開發(fā)作為醫(yī)學試驗動物的模型
用豬作為醫(yī)學試驗動作,在醫(yī)學界已不是罕事。在西方國家,把個體重在90公斤以下的統(tǒng)稱為小型豬,那么香豬可稱得上是“微型豬”了,因為純正的香豬個體,成年體重也不過45公斤。同時,在醫(yī)學界,要進口一只小型豬,價格高達800美元,如果將香豬培育成醫(yī)學試驗動物,其價值便會得到更充分的體現(xiàn)。由于豬的心血管系統(tǒng)與
人類近似,所以在醫(yī)學上,常用其作為醫(yī)學試驗動物進行人類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的研究和皮膚的移植等。
三、由于豬的嗅覺很發(fā)達,比犬類強過幾倍,所以,通過一定方式的調(diào)教與訓練,可作為海關(guān)偵緝動物。
四、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閑娛樂方式在逐步的更新,通過對香豬小型基因的提取,可培育成為娛樂性的家庭寵物。
五、由于香豬已有幾百年的近親繁殖歷史,所以其基因十分純合,這對國家的種質(zhì)資源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籠內(nèi)布置
香豬的籠子大小最好是長90公分、寬60公分,籠子三面的外側(cè)包上報紙擋風,留1面通風,籠內(nèi)鋪上保暖衣物或毯子,籠內(nèi)放1支溫度計,隨時掌握環(huán)境溫度,溫度計放在豬咬不到的位置。
保溫燈不建議掛正中間,要掛在籠子其中一側(cè),這樣冷時香豬會靠近,熱時迷你豬可到另外一邊躺。用75~100瓦的寵物專用保溫燈,不宜用一般保溫燈,因白光太亮易影響豬只睡眠。保溫燈需從晚上10點開到翌日早上8點。
為避免保溫燈燙傷香豬,最好在掛好寵物專用保溫燈后,用手背貼在豬背面,讓手掌心感受保溫燈熱度約2分鐘,過燙就要再調(diào)整高度。
飼養(yǎng)
香豬通常1天吃早、晚2餐,成豬與幼豬的進食食物不同,要迷你豬維持「迷你好身材」不變成龐然大物,要從香豬的飲食和運動量來嚴加管制。若可在1年內(nèi)控制它的飲食和運動,保持在4.8~5公斤,接下來它的體型就差不多定型了。
常用哺飼料有玉米、小麥、稻谷、麥麩、米糠、豆餅、花生餅等,2-3月齡仔豬為14%-15%;4-6月齡豬和哺乳期母豬為12%-14%;空懷期母豬為8%-10%;種豬為13%-15%。精飼料用量,大豬每天1.5-2公斤,幼年豬每天1-1.5公斤。粉狀饋料加清水攪拌至干濕適宜再投喂。顆粒飼料直接投喂,保證充足飲水,青飼料洗凈,切碎后拌精飼料飼喂,也可以在飼喂精飼料后投喂,不切碎。大豬每天喂3次,小豬每天喂4次。母豬初情期在4月齡,最好在8月齡配種,最早也要到6月齡才能配種。母豬臨產(chǎn)前準備好墊付料供豬做窩。竿豬母性好,護仔性強,帶仔素養(yǎng)豬不習慣有人頻繁接近,要求場地安靜,圈舍光線也不宜太強。初生仔豬干毛后,即可以在圈舍內(nèi)活動,吸吮母乳。仔豬30日齡后補料,50日齡斷奶,與母豬隔離飼養(yǎng)。不準備作種用的小豬,在哺乳期進行閹割,否則會影響其生長以育和乳豬品質(zhì)。在環(huán)境無污染的原產(chǎn)地,香豬表現(xiàn)出耐粗放管理,搞病力強等優(yōu)點。但引入工業(yè)污染較嚴重的地方養(yǎng)殖,要特別注意環(huán)境衛(wèi)生,定期清掃圈舍,換洗用具,消毒,勤換墊料。嚴禁給豬飲用污水,或者用污水洗滌青飼料及用具。糞便和廢棄物集中堆放處理。同時根據(jù)當?shù)匾咔?,對所有豬按程序接種疫苗。初生仔豬還應注意預防紅痢和白痢。
可用狗用磨牙棒磨牙,通常豬不會主動去咬,可將磨牙棒沾點蜂蜜引發(fā)豬的興趣。建議幼豬用細磨牙棒,成豬用粗磨牙棒,中豬則可藉由豬輕咬時的感覺而決定,若很尖便使用粗的磨牙棒。
運動
飼養(yǎng)香豬2周后,即可開始讓它運動,飼主可以每天在后面追香豬,邊追邊拍手,讓豬做跑步運動。
教養(yǎng)
香豬不乖時,飼主可打它的屁股,但是記得不可打它的頭部。另外,若打成豬打到它會發(fā)出哀嚎的聲音,往后它會變得很難親近人或聽話。
吃飯時喊香豬的名字,很快它就會記得。前10天每天都要和香豬互動,只要它熟悉你的聲音就會變得很黏人,若有陌生人抱它,它會大聲尖叫。
抱豬的正確動作是將豬的臀部以手掌托起,手指可輕輕搔癢豬肚,此舉會讓它很舒服,另外一只手可頂在豬鼻上。
中國香豬分類
1、黔東南香豬
黔東南香豬主要分布在貴州省東南部以從江為中心的九萬山高寒山區(qū)。
生勢特點是身軀矮小,從前額到鼻盤平直、皺紋少、淺,不明顯。耳朵小巧、較薄,兩耳向前上方平伸,尖部稍垂。背部寬而微凹,腹部圓大,有的可觸地。四肢短小,活動靈敏。毛多為黑色,皮薄肉嫩,適合于烤乳豬、臘小豬等。
成年公豬平均體重38 千克,體長81 厘米,胸圍78 厘米,體高47 厘米。在80 日齡時初次出現(xiàn)精液,一般在170 日齡時,一次射精量達25 毫升,每毫升精液含精子約為25 億-38 億個,可做為初次交配用。
成年母豬平均體重40千克,體長80 厘米,胸圍78 厘米,體高45 厘米。母豬初次發(fā)情一般在120 日齡左右,發(fā)情周期2O 天左右,持續(xù)期5 天左右。有乳頭5-6 對,初胎產(chǎn)仔較少,一般在5 只左右,以后可逐漸增多,胎產(chǎn)仔在8 只以上。
2、宜北香豬
宜北香豬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河池北部以環(huán)江、東興、馴樂、木倫為中心的大部分地區(qū),新中國成立前屬宜北縣管轄、故名“宜北香豬”。早在1939 年,宜北縣產(chǎn)物圖就有記載,因此宜北香豬具有悠久的歷史。宜北香豬有兩種類型:一種成年體重較大,約70-8千克,頭適中耳大下垂,嘴長略彎,頸薄.身長,胸深而窄,背腰下凹,腹不拖地,四肢短粗,身短圓豐滿,腳矮;另一種成年體重小一點,約為50-70千克,嘴短,耳小,頸短粗,身圓體滿,骨細,背腰較下凹,腹大拖地。兩種類型的共同體型特征有:額平,靠近鼻盤處,有4-6 條較深橫紋。耳厚向前方平伸,毛色烏黑細密,集毛粗,有個別的香豬四腳額、尾端具白毛,前肢姿勢端正,后肢臥系。
成年公香豬一般5 月齡左右開始配種,公香豬的配種硬用年限為2-3 年。
成年母香豬一般初情期在120 天左右,發(fā)情周期20天左右,發(fā)情持續(xù)期為5 天左右。母香豬懷孕期為113 天,初次產(chǎn)胎為6 只左右,以后每胎可達9 只以上。
3、蘿卜豬
蘿卜豬原產(chǎn)于貴州省境內(nèi),全身被毛以黑色為主調(diào),在其額、腳、尾尖有白毛。
成年公香豬體重一般在25 千克,仔豬在1-4 月齡期間生長迅速,4 月齡時可達20千克,性成熟后生長減緩。成年母香豬體重一般在30千克左右,大的可達35 千克。母香豬初胎一般4 - 5 只,第二胎可達8-10 只。仔香豬初生時平均體重為450 克,1月齡體重平均劃1 千克,體長3O 厘米,胸圍32厘米。
蘿卜豬以其體型小巧、遺傳穩(wěn)定、系統(tǒng)純化為特點,被有關(guān)專家公認為珍貴品種,具有較高的科研、經(jīng)濟、社會價值。
4、藏香豬
藏香豬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等地的高原地區(qū),又叫琵琶豬、蕨麻豬等。
體型小,嘴筒長、直,呈錐形;額面窄,前額列鼻盤之間皺紋少,不明顯。兩耳向兩側(cè)平伸,軀體相對較短,胸也較窄,背腰平直或稍凸,腹部較平,后軀較前軀高,臀部傾斜。四肢粗壯,蹄質(zhì)堅實。被毛多為黑色。
成年公豬平均體重14 千克,體長50 厘米,胸圍49 厘米、體高31 厘米。
成年母豬平均體重13 千克,體長57 厘米,胸圍51 厘米,體高35 厘米。初產(chǎn)母豬產(chǎn)仔5 只左右,經(jīng)產(chǎn)在8 只以上。仔豬初生重500 克左右,2-3 月齡斷乳時重2-5 千克。
藏香豬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原小型豬品種,能適應惡劣的高寒氣候,可終年放牧,在嚴冬季節(jié)補充少量精料,管理比較粗放。采食旅麻、酸酸草、野篙、野胡蘿卜、珠芽寥、野苜蓿、草籽和樹林的落果和農(nóng)作物的落谷、根莖等。藏香豬皮薄,出肉率高,瘦肉率可達在52 %以上。因此,較適合氣候惡劣的地區(qū)飼養(yǎng)。
5、七里香豬
七里香豬又稱為巴馬香豬、芭蕉豬等,原產(chǎn)于廣西西部巴馬、榜榆和田東一帶。以早年恩隆縣所屬的七里區(qū)生產(chǎn)的香豬為代表,故名“七里香豬”。
成年香豬一般體重在40千克左右,身高50厘米左右,體長和胸圍各100 厘米左右。頭輕小,嘴細長,從前額到鼻盤平而無明顯皺紋,身小而薄,背腰稍凹,胸寬圓,腹部下垂,乳頭為5-7 對。毛色為兩頭黑、中間白,部分背有少許黑斑,額頭有一倒三角形白斑。
七里香豬性成熟較早,母香豬初次發(fā)情一般在120 天左右,發(fā)情周期為18 天,妊娠期為111 天,產(chǎn)后62 天發(fā)情。初生仔豬體重為450 克,2O 日齡約2 千克,60日齡斷奶為5 千克左右。
七里香豬胴體骨細,皮薄,脂肪潔白,肌肉鮮嫩,肌纖維細,出肉率較高,肉質(zhì)香濃葷厚,是較理想的人工飼養(yǎng)品種。
甘孜美食:香豬肉
香豬是香巴拉家庭飼養(yǎng)中最為傳統(tǒng)的畜禽,相傳是香巴拉人在馴化野豬、野雞的過程中,建立起的一種特有品種。香豬以青飼料為主,從不喂人工飼料,終年隨牛、羊混群放牧,嘴長耳小、頭狹額直、體窄背凸、四肢結(jié)實,奔走迅速。豬胴體沉脂力強、瘦肉比率高、纖維細膩、肉質(zhì)細嫩,既可烤全豬,又可烹飪各色菜肴。
最有特色的吃法要數(shù)“口袋肉”,其做法是將殺后的香豬去其內(nèi)臟和血水,填上香料及鹽等,用線縫合切口,堵住兩個鼻孔和口腔,用黃泥糊住切口的縫隙,最大限度地密封好,不讓與外部有空氣流通,再把它放在陰涼干燥處,覆上一些草料,可保存2-3年而不變質(zhì),雖嗅著有味,吃著卻香味濃郁,與“臭豆腐”有異曲同工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