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所
shī suǒ
  • 拼 音:shī suǒ
  • 注 音:ㄕㄧ ㄙㄨㄛˇ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 失所 shīsuǒ
    (1) [homeless]∶失去安身之處
    流離失所
    (2) [improperly]∶失當(dāng)

  • 詳細(xì)解釋

    (1).謂不得其應(yīng)處之所。《左傳·哀公十六年》:“失志為昏,失所為愆。” 唐 韓愈 《與華州李尚書書》:“ 華州 雖實(shí)百郡之首,重於藩維,然閤下居之,則為失所?!?明 田藝蘅 《留青日札·王烈女》:“ 王氏 者, 山東 人,家貧,八歲貨與 淮安 倡家,及長即知處身失所。”
    (2).謂無存身之地?!逗鬂h書·光武帝紀(jì)下》:“彊弱相陵,元元失所。”《三國志·魏志·何夔傳》:“自喪亂以來,民人失所?!?br>(3).失宜;失當(dāng)。 晉 袁宏 《后漢紀(jì)·靈帝紀(jì)下》:“己未詔曰:‘頃選舉失所,多非其人。’”《舊唐書·李元紘傳》:“戶部侍郎 楊瑒 、 白知慎 坐支度失所,皆出為刺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