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飯實驗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米飯實驗

    近日,有小學生進行了一項米飯實驗,這名小學生在進行米飯實驗的過程中,拿了三碗米飯進行實驗,其中兩碗米飯分別被貼上贊美和批評的標簽,另外一碗則不去管它,進行米飯實驗時,小學生每天對貼了贊美標簽的米飯說盡好話,然后對批評的那碗米飯變著法子罵他,最終米飯實驗的結(jié)果是,被罵的那碗米飯最后奇臭無比。小學生從米飯實驗中得出了要多贊美別的道理。

    一個月來,每天上學前,廣州某小學四年級學生馬昊總會從冰箱里捧出兩樽米飯,一樽盡說贊美話:“你美得像個天使,我真舍不得扔了你!”另一樽則用力罵:“你這么惡心,還敢呆在我家里,我要好好教訓你!”還有一樽米飯則靜靜躺在冰箱里,從未被理睬。一個月后,奇跡發(fā)生了。一直被贊美的米飯還是白白的,只有一點黃,被用力罵的米飯變得又黑又臭。而原本應該變得更臭的不理不睬的米飯,在小馬昊的手中居然只是變黃了。

    做完這個實驗,小馬昊有了改變,不再隨便罵人。做過實驗的同學也有了改變,不再盯住他人的過錯。

    這就是是最近正在天河區(qū)華成小學三四年級學生中風靡一時的“米飯實驗”。這個實驗緣于上月初該校播放的科學紀錄片《水知道答案》。為親身驗證人的行為舉止是否能對事物產(chǎn)生如此大的影響,米飯實驗在三四年級學生開始推廣,孩子們可自愿參加。

    根據(jù)著名的三碗米飯實驗,對米飯的態(tài)度不同,結(jié)果也會不同。說好話的會發(fā)酵,散發(fā)出香氣;用力罵的會變黑發(fā)臭;而不理不睬的更糟糕,甚至會流出臟水。

    首先為老師的獨特教育方法喝彩,其次為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加油。第三,應該檢討一下自己做人的態(tài)度。當我們和人爭吵時,都是別人的問題嗎?當我們怪下屬無知時,真的是下屬不懂還是我們沒有把工作交待明白?當我們對諸多社會現(xiàn)象抱怨時,我們自身是否也如抱怨對象一樣眼高手低或者說得到做不到?

    這個實驗也驗證了皮革馬利翁效應(事情會向你期望的方向轉(zhuǎn)化。故又稱期望效應)的存在,也證實了我的鏡子理論(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就像鏡子:你對別人如何,別人就對你如何)也有幾分道理。人與物之間的關(guān)系與此類似。人與動物的關(guān)系表現(xiàn)得非常明顯:你對它好,它就對你好。人與物之間的關(guān)系歷來比較模糊,只有信佛的人相信任何物體都有靈性。此前,看過不少報道,給植物花卉播放優(yōu)美的旋律,它們會生長得更快更好,對不能生長的物品(如成熟的米飯)施加人為的語言影響也會產(chǎn)生如此神奇的變化,于我還是第一次??磥砣藗儗τ钪嫒f物的認識還處于非常淺顯的表層。難怪古人會發(fā)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的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