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柱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當天氣很冷而太陽正好升起或落下時,落下的冰晶會反射陽光并產生一道罕見的光柱。當冰從高層的云落下時,有時會形成平板,形狀就像是一些冰晶??諝庾枇κ沟眠@些冰晶在落到地面時,幾乎是水平的。被冰晶反射的陽光因此幾乎完全是垂直的,因此產生日柱效應。

  • 詳細解釋


     簡介

    當天氣很冷而太陽正好升起或落下時,落下的冰晶會反射陽光并產生一道罕見的光柱。日柱是太陽正上或正下方垂直延伸的光柱,是由大氣中片狀冰晶反射陽光形成的,一般只持續(xù)1分鐘左右。

    日柱,即用農歷的干支代表人出生的那一天。 干支記日每六十天一循環(huán),由于大小月及平閏年不同的緣故, 日干支需查找萬年歷。日柱, 在命學上是以晚上子時開始順時針到亥時, 十二個時辰為一天, 每一個時辰占兩個鐘點。 日與日的分界線是以子時來劃分的,即晚上的十一點。十一點前是上一日的亥時, 過了十一點就是次日的子時。 這一點請?zhí)貏e留意,而不要認為午夜十二點是一天的分界點。

    形成過程

    當冰從高層的云落下時,有時會形成平板,形狀就像是一些冰晶??諝庾枇κ沟眠@些冰晶在落到地面時,幾乎是水平的。被冰晶反射的陽光因此幾乎完全是垂直的,因此產生日柱效應。上圖的拍攝時間是2005年12月,一道反射夕陽的日柱在美國緬因州的邦哥上空。

    命理學之術語

    日柱是四柱之一柱,是命理學家用來推命的一種方法。

    從魯隱公三年(公元前722年)二月己巳日至今, 中國干支記日從未間斷。 這是人類社會迄今所知的唯一最長的記日法.

    日柱,即用農歷的干支代表人出生的那一天。干支記日每六十天一循環(huán),由于大小月及平閏年不同的緣故, 日干支需查找萬年歷。

    日柱, 在命學上是以晚上子時開始順時針到亥時, 十二個時辰為一天, 每一個時辰占兩個鐘點。 日與日的分界線是以子時來劃分的,即晚上的十一點。十一點前是上一日的亥時, 過了十一點就是次日的子時。這一點請?zhí)貏e留意,而不要認為午夜十二點是一天的分界點。

    日夜交替,是由地球之自轉形成的,在命理學中,以夜子時之初為新的一天開始,那么子時是如何確定的呢,在天文歷法中,以太陽過某地上中天為正午時,太陽過某地下中天(所謂下中天即太陽過相對的另一半球的上中天)為正子時,所謂“正”即表示是子時的中間點,按古歷一個時辰為二個小時,那么子時之初即為正子時之前一小時,換算成現(xiàn)在的時間,即某地區(qū)當?shù)貢r間夜晚23時為子時之初(歷法上稱初子時),即為該地新的一天開始。

    但是到了近代,受西方歷法的影響,一些命理學家對日柱的起訖點有了新的看法,認為新的一天并非是從初子時開始的,而應該是從正子時起算,如近代著名的命理學家袁樹珊先生,在其名作《命理探源》之中,就專文討論過這個問題,袁氏認為在夜晚初子時之后正子時之前,日柱仍然按當天算,時柱卻要算作下一天的子時(因為時辰已經交遞)。袁氏之種說法,在近代影響較大,直到現(xiàn)在,仍然有一些命理學家遵從其說。

    但是我們遍閱古籍,不僅是在四柱命理書中,而且在所有的奇門、八卦、紫徽、六壬等等術數(shù)典籍中,卻查不到任何一例這樣的算法,可見上述的這種觀點,只是一種探討性質,并非定論。當今的預測學者、有“易壇泰斗”之稱的邵偉華氏,在其《四柱預測學》一書中,批駁了這種觀點,邵氏說:“這種說法不甚合理,又無古例可援,故舍去其分別,又經諸家檢驗,凡過夜晚23點(即初子時),即作第二天的干支計算日柱。”故我們可以認定,每一天的開始,確實是以初子時為分界線的,凡過初子時即算作新的一天,以此標準論斷,方稱確當。

    如果要計算日柱干支,雖然并非絕不可能,但十分繁瑣無聊,最簡單的方法是查萬年歷,如某人生于1994年6月1日,查萬年歷知該日干支為戊午,即日柱為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