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雙城生活》是金牌編劇王麗萍繼《媳婦的美好時代》《我的美麗人生》之后又一部力作。講述上海小伙子徐嘉惠在北京進修時,與北京姑娘郝京妮陷入熱戀,兩人不顧雙方家長反對,結婚成家。郝京妮為徐嘉惠辭去工作來到上海。徐母楊曼莉是老字號鐘表行的行家,生活講究,看不慣粗枝大葉的京妮,婆媳的巨大差異使得她們怎么也不能相處融洽。
劇名:雙城生活
原名:家里的故事
集數(shù):30集
主演:馬伊琍,涂松巖,張小磊,岳紅,丁勇岱
類型:家庭倫理劇
播出信息:湖南經(jīng)視,2011年7月21日起,全國地面首播
上星首播:2011年11月6日起,北京衛(wèi)視、東方衛(wèi)視、深圳衛(wèi)視、陜西衛(wèi)視四大衛(wèi)視同步上星道播
深圳衛(wèi)視接檔:青春期撞上更年期
劇情介紹
每個人心中,都有你的“雙城”,或者愛情,或者事業(yè),或者家庭,或者什么也不是……只是從此岸到彼岸的路途。
北京姑娘,上海男人,北京丈人,上海婆婆……
當北京人、上海人生活在一起,會發(fā)生怎么樣的故事?如此反差大的南北人物,將會遇到什么樣的命運?
北京人,上海人,都很清高,很自我,似乎都看不起外地人,但卻又有著海納百川的包容,北京人、上海人的南北文化、生活、性格、習慣、感覺、語言、待人處事、禮儀客套,都千差萬別。
但是,就有一個北京姑娘和一個上海男人,明明知道南北習俗不同,文化差異;明明知道北京姑娘跟上海婆婆肯定死掐,明明知道上海姑爺跟北京丈人肯定對立;明明知道這北京上海距離1500多公里的兩地分居肯定痛苦……他們仍然要在一起!
上海小伙子徐嘉惠在北京進修時,與北京姑娘郝京妮陷入熱戀,兩人不顧雙方家長反對,結婚成家。郝京妮為徐嘉惠辭去工作來到上海。徐母楊曼莉是老字號鐘表行的行家,生活講究,看不慣粗枝大葉的京妮,婆媳的巨大差異使得她們怎么也過不到一起。忍無可忍的京妮帶徐嘉惠毅然回
到北京。京妮的父親是某大廈物業(yè)公司保安,母親是超市員工,從小對京妮不問不管,養(yǎng)成了京妮獨立能干的性格。當京妮和徐嘉惠的工作生活漸漸步入正軌,徐母提前退休來到了北京。
離婚后楊曼莉一直獨居,孝順的徐嘉惠為了照顧母親與其同住。難以適應北京生活的楊曼莉發(fā)生了一系列的鬧劇。
經(jīng)典語錄
身體是固定資產(chǎn),年齡是累計折舊,暗戀是收不回的呆賬,思念是日記賬,愛情是無情資產(chǎn),緣分是營業(yè)外收入,結婚是合并報表,愛人是應付賬款,吵架是壞賬準備,打架是營業(yè)損失,眼淚是沖減所有者權益,疾病是維修費,回憶是財務分析,買衣服是包裝費,舊情難忘是遞延資產(chǎn),孩子是其他應付款,生活是持續(xù)經(jīng)營。
向北京女孩學習,向上海男人致敬!
文化碰撞引共鳴 南北婚事大不同
馬伊琍與涂松巖在近日播出的電視劇《雙城生活》中,為全國觀眾講述了上海北京、一南一北迥異的婚事風俗——上海辦婚禮的時間是在晚上,但晚上結婚在北京意味著二婚,北京講究頭婚一定要在中午之前。
廣大觀眾看后紛紛發(fā)表感嘆,“原來全國各地辦婚禮的時間還不一樣啊”,“一直以為都是中午舉辦婚禮的呢”,“其實不光上海是晚上辦婚禮”,“跟北京只有一個小時距離的天津,也是晚上辦婚禮的呀”。
這部戲在許多身處雙城戀、雙城婚的觀眾中引起了共鳴,也讓全國觀眾通過電視劇《雙城生活》了解到了南北文化的大不同。
馬睿展示熟女魅力
馬睿飾演的都市金領肖如,事業(yè)成功但飽受丈夫冷落,這造成了她又強勢又脆弱的獨特性格魅力,而在劇中馬睿與男主角涂松巖之間的感情戲份介于朋友跟情人之間,笑靨如花的背后透露出來女人的憂傷,而她與男主角之間朋友之上、戀人未滿的關系,有曖昧也有心動的瞬間。馬睿在表演中強化了角色缺失的幸福感,在嫵媚、猶豫與攻擊性之間拿捏恰當,女人味十足,展現(xiàn)了成熟女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