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曲
chà qǔ
  • 拼 音:chà qǔ
  • 注 音:ㄔㄚˋ ㄑㄩˇ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曲藝名。始于 清 乾隆 時(shí),為從征 金川 的 文小槎 所創(chuàng)小段曲,用于單弦開始前演唱,初流行于北方。內(nèi)容多為抒情、寫景或滑稽嘲弄。唱時(shí)用八角鼓,故又名八角鼓曲。 清 崇彝 《道咸以來朝野雜記》:“ 文小槎 者,外火器營(yíng)人,曾從征西域及大、小兩 金川 ,奏凱歸途,自製馬上曲,即今八角鼓中所唱之單弦雜排子,及岔曲之祖也。其先本曰小槎曲,減稱為槎曲,后訛為岔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