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慎之矢
sù shèn zhī shǐ
  • 拼 音:sù shèn zhī shǐ
  • 注 音:ㄙㄨˋ ㄕㄣˋ ㄓㄧ ㄕㄧˇ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周武王 、 成王 時, 肅慎氏 來貢楛矢、石砮,因有“肅慎之矢”之稱。后遂以為典實。《國語·魯語下》:“此 肅慎氏 之矢也。昔 武王 克 商 ,通道于九夷、百蠻,使各以其方賄來貢,使無忘職業(yè)。於是 肅慎氏 貢楛矢、石砮,其長尺有咫。”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銘箴》:“ 夏 鑄九牧之金鼎, 周 勒 肅慎 之楛矢,令德之事也。” 明 康海 《中山狼》第一折:“俺帶著虞人們,牽了犬,臂了鷹,架烏號之弓,挾 肅慎 之矢,到 中山 地面打獵一回咱?!眳⒁姟?肅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