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燧
tíng suì
  • 拼 音:tíng suì
  • 注 音:ㄊㄧㄥˊ ㄙㄨㄟˋ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古代筑在邊境上的烽火亭,用作偵伺和舉火報(bào)警。 漢 荀悅 《漢紀(jì)·武帝紀(jì)六》:“今有司請遠(yuǎn)田 輪臺(tái) ,欲起亭燧,是唯益擾天下,非所以憂民也?!薄逗鬂h書·西羌傳》:“初開 河西 ,列置四郡,通道 玉門 ,隔絶 羌 胡 ,使南北不得交關(guān)。於是障塞亭燧出 長城 外數(shù)千里。” 南朝 宋 顏延之 《從軍行》:“臥伺金柝響,起候亭燧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