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讀音
niè pán chóng shēng
典故
鳳凰涅盤 浴火重生
傳說中,鳳凰是人世間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負著積累于人世間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麗的終結換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同樣在肉體經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輪回后它們才能得以更美好的軀體得以重生。
這段故事以及它的比喻意義,在佛經中,被稱為“涅磐”。
釋義
鳳凰在大限到來之時集梧桐枝于自焚,在烈火中新生,其羽更豐,其音更清,其神更髓。
佛經中的天龍八部提到的迦嘍羅(一種超級大鳥)就是中國鳳凰的原形,500年涅磐一次,叫聲是仙界的音樂,每天要吃100頭龍,1000條大毒蛇。
涅盤是佛教教義,其為音譯,意譯為滅、滅度、寂滅、安樂、無為、不生、解脫、圓寂。涅盤原意是火的息滅或風的吹散狀態(tài)。佛教產生以前就有這個概念;佛教用以作為修習所要達到的最高理想境界。
鳳凰經歷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驗,獲得重生,并在重生中達到升華,稱為“鳳凰涅盤”,以此典故寓意不畏痛苦、義無返顧、不斷追求、提升自我的執(zhí)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