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剩族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恐剩族指的是隨著年齡的增大而擔心自己步入“剩女”“剩男”行列的大齡青年。這幾年關于“剩女”“剩男”、“敗犬”甚至“圣人”等字樣滿天飛,說的都是大齡青年的單身情況。背后傳達的也是一種對于單身狀態(tài)的焦慮?,F在其中的部分人也不再掩飾,直接將自己稱為“恐剩族”,表達的是擔心自己步入剩女剩男行列。不僅大齡青年有這種焦慮,一些年紀不大的人也開始被這些方面的情緒困擾。

  • 詳細解釋


     簡介

    “剩男、剩女”的增多讓大學生也開始焦慮。新學期伊始,如何防“剩”成為不少女大學生熱議的話題。寒假期間走親訪友,看著家里的親戚漸漸從 “初級剩客”升級到“齊天大剩”,有些女大學生們不免產生“恐剩癥”。有人疾呼戀愛補習,不少家長甚至坦言畢業(yè)擇偶比就業(yè)更重要。

    原因

    恐剩族

    “要是學校開一個戀愛補習班就好了。 ”華東政法大學新聞系大三學生小周最近正為情所困,想鼓起勇氣來個“倒追”,卻不知該如何下手。

    和女朋友吵架該怎么處理?交往的開銷要如何分擔?怎么拒絕男朋友提出的性要求?……不少大學生自嘲戀愛的疑難雜癥越積越多,卻無神醫(yī)對癥下藥,只能自己摸著石頭顫顫巍巍過河。

    “不會戀愛,只能做剩女了。”小周告訴記者,雖然自己之前談過一次戀愛,但交往時遇到很多問題都無法很好地處理,向閨中密友討教,她們也很難給出專業(yè)建議。“我身邊很多同學都希望開設一個戀愛補習社,請一些專家來指導,或者教一些化妝技巧和交往技巧,對我們以后‘經營’感情會很有幫助。 ”

    “過年聚會的時候,家里人都勸我快點找一個男友先‘練’起來。”交大英語系的丁嬌嬌告訴記者,兩三年前,家里的親戚都極力反對大學生談戀愛,沒想到今年居然有了180度的大轉變。“估計是因為我那兩個剩女姐姐的關系,她們讀大學時都沒有談過戀愛,沒想到現在都快奔三了,還是沒找到‘家屬’。 ”

    同濟大學交運學院的大一學生小孫說,今年拜年時也收到了親戚們的“忠言”。 “我好歹還只是個90后,對戀愛心態(tài)很平和,但家里的親戚言之鑿鑿。經他們這么一‘洗腦’,我也有點擔心了,一向保守的爸媽居然也一本正經地讓我爭取在新學期找個男朋友談一談。 ”

    家長看法

    記者2010年3月8日在家長中做了一項隨機調查,在如今就業(yè)困難、好工作難找的大環(huán)境下,一些家長竟然對孩子未來工作覺得無所謂,反而擔心孩子在畢業(yè)后還沒有合適的對象。在這項調查中,最擔心孩子“擇偶”的家長中,女生的家長占絕大部分。

    家長劉女士的女兒才剛剛大一,她已經為孩子的戀愛問題操起心來,“其他倒不擔心,現在最擔心的還是孩子婚姻問題,現在找不到朋友的大齡女性很多,所以讓她抓緊點! ”

    在日本即將讀完本科的顧嘉軒告訴記者,目前經濟不景氣,國外找工作很難,決定先回國。而她回國先不忙著找工作,而是抓緊去相親。 “我媽已幫我物色了一個,回去之后先見個面。 ”小顧說,自己在國外的交友圈很小,如果不靠相親,很有可能成為一名剩女。

    專家觀點

    恐剩族

    大學生恐剩癥是社會現象的折射

    “現在學校里不找,畢業(yè)之后更難找! ”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顧曉鳴認為,大學時代是談戀愛的最佳時期,“學生想戀愛的需求不僅存在著,而且是美麗的。”顧教授還指出,大學生患上“恐剩癥”也是大齡青年增多這一社會現象的折射,一些男女比例失衡的高校,很容易制造出剩男剩女,因此除了依靠自己找對象,也需要父母等其他力量齊心協(xié)力來解決。

    對于準畢業(yè)生們想要去相親,復旦大學社會系教授于海也表示,多一種交友渠道未嘗不可。不過,“90后”步入相親一族還為時尚早,“還是建議先自己去尋找,即使受挫也是一種成長。 ”

    名詞解釋

    剩斗士、必???、斗戰(zhàn)剩佛、齊天大剩…… 他們不是食物名、也不是卡通角色,而是指大批大齡未婚人士組成的“???rdquo;演繹的另類“剩”文化。

    “???rdquo;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可分成不同段位:

    25-27歲:初級“???rdquo;—— 剩斗士

    這些人過了普遍認為的最佳尋偶年齡,雖“被剩下”,但還是有勇氣繼續(xù)為尋找伴侶而奮斗,故稱“剩斗士”。

    28-31歲:中級“???rdquo;—— 必???/p>

    屬于他們的機會已經逐漸減少,而他們自身又因為事業(yè)忙碌無暇覓偶,別稱“必???rdquo;。

    32-36歲:高級“???rdquo;—— 斗戰(zhàn)剩佛

    身經百戰(zhàn),在殘酷的職場及風花雪月的情場中摸爬滾打存活至今,但是依舊單身,尊為“斗戰(zhàn)剩佛”。

    36歲以上:特級“剩客”—— 齊天大剩

    沒啥說的,啥原因都有,反正“齊天大剩”了。

    思考

    固然,社會上某些因素阻礙了男女的結合,比如網絡時代,面對面交往變少;比如丈母娘不愿意接受沒有房子的女婿等等。但我們需要明白,社會變了,上一代的適婚年齡并不適合現在一代,從前的人性成熟就可以結婚,現在人讀個大學出來,再工作個幾年,積累上一些家庭生活資本,都是年近30的。何謂大齡,這個概念要隨著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重新定義,無論是父輩還是我們年輕人自身需要有個新的認識,理解生活本身要先理解我們所處的社會,以及這個社會所處的社會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