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臺
xiàn tái
  • 拼 音:xiàn tái
  • 注 音:ㄒㄧㄢˋ ㄊㄞˊ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1). 后漢 改稱 漢 御史府為憲臺。后為同類機構(gòu)的通稱,亦以稱御史等官職。 漢 應劭 《漢官儀·憲臺》:“ 漢 御史府, 后漢 改稱憲臺?!薄逗鬂h書·袁紹傳》:“臣以負薪之資,拔於陪隸之中,奉職憲臺,擢授戎校?!薄端鍟の膶W傳序》:“發(fā)號施令,咸去浮華。然時俗詞藻,猶多淫麗,故憲臺執(zhí)法,屢飛霜簡?!?唐 白居易 《夏日獨直寄蕭侍御》詩:“憲臺文法地,翰林清切司?!薄缎绿茣ぐ俟僦救罚骸?龍朔 二年,改御史臺曰憲臺。”
    (2).舊時對上官的尊稱。 清 袁枚 《隨園隨筆·稱謂》:“ 鄂西 林相公 云:‘ 唐 龍朔 二年改御史臺為憲臺,是憲臺之稱,內(nèi)惟都御史,外惟總督巡撫當之耳。今通稱司、道、府為憲臺,誤矣?!喟础?唐 雖改御史臺為憲臺,而亦改中書為西臺,祕書為塹臺,不專以御史所屬為臺,則以憲臺稱上官,似可通融。”《老殘游記》第十五回:“縣官見 黃人瑞 立在東墻下,步上前來,請了一個安,説道:‘老憲臺,受驚不?。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