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小恐懼癥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渺小恐懼癥 - 簡介

    三十年前,年輕人都渴望成為律師或者醫(yī)生?,F在的年輕人則夢想成為下一位奧斯卡獎得主或成為流行歌星。但是一位大學心理學家警告說,這種名人崇拜將會嚴重干擾我們對自我形象的認識、破壞我們的自我價值感。這就是“渺小恐懼癥”。

    特拉維夫大學的卡羅?斯特蘭博士說,近年來,世界各地的人們越來越憂心地感覺到自己的渺小,很多年輕人患上“渺小恐懼癥(The fear of insignificance)”。

    十年之前,當斯特蘭博士發(fā)現他的病人中有越來越多的人陷入對自身渺小的憂慮之后,他就該現象展開了一個跨學科研究項目。他分析了上百個研究項目之后發(fā)現,人們的焦慮和抑郁水平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上升。這一研究成果發(fā)表在他的新書上。

    研究

    通過這一涉及多個領域、涵蓋面很廣的研究,斯特蘭博士認為他已經發(fā)現了導致該現象的原因。他說:“全球化的資訊娛樂網絡對個人的影響是罪魁禍首?!?/p>

    “一個新物種——世界人——誕生了。作為這一新物種,我們的身份貴賤取決于我們與全球資訊娛樂網絡的關系親疏。在這一網絡的影響下,我們按財富和知名度給人們劃分等級,并沉迷于其中。”

    斯特蘭博士說,作為人類,我們自然而然地會和身邊的人做比較。但是現在我們住在了“地球村”,我們比較的對象是全世界最受關注的人,這樣一對比就發(fā)現了自己的不足。

    如今,即使是那些成就卓越的人也會經常覺得自己跟媒體描述的成功人士比起來顯得渺小,斯特蘭博士說,“這種渺小的感覺導致了極度脆弱的自尊和不穩(wěn)定的社會?!?/p>

    評析

    斯特蘭博士認為,人們不應該用那些富豪和名人的文化傳奇作基準來衡量自己的成就,這種比較并不會使他們獲得成功。

    斯特蘭博士說,人們可以通過一個他稱之為“積極自我接納”的過程來治療這種“渺小恐懼癥”?!胺e極自我接納”是一個在生活中不斷地發(fā)現自我的過程。

    這種“渺小恐懼癥”只能通過超脫于有限的個人成就的強烈的個人和文化認同感來克服。斯特蘭博士認為,人們應該花費和發(fā)展職業(yè)同樣多的時間來培養(yǎng)他們的世界觀。

    斯特蘭博士建議說:“廉價的平裝書中很難有真知,人們應該拿出他們學習醫(yī)學和法學的時間和思想來培養(yǎng)他們的世界觀和自我認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