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紙藝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魔幻紙藝 - 基本資料

    丹麥世界紙藝大師彼得·卡羅森技高一籌,能用膠水、手術(shù)刀和一張普通的A4復(fù)印紙制作出包括骷髏、昆蟲和建筑的各種驚人作品。

    魔幻紙藝 - 主要內(nèi)容

    41歲的彼得能把一張價值幾便士的紙變成一件售價高達2800英鎊的藝術(shù)品,每件藝術(shù)品從繪制草圖、裁剪到折疊大約需要兩周時間。彼得相信把普通白紙變成有立體感的藝術(shù)品是一個“有魔力的過程”。他說,“有些小造型涉及到童話和浪漫主義,有些則涉及到戲劇藝術(shù)。而薄薄的白紙使人覺得紙張雕刻品非常脆弱,這突出了藝術(shù)品的悲劇色彩和浪漫主題”。

    魔幻紙藝 - 作者自述

    丹麥紙藝大師彼得·卡羅森 (Peter Callesen) 關(guān)于自己作品的話:

    我的紙藝作品是基于2D和3D關(guān)系的探索。我發(fā)現(xiàn)把一張絕對2維的紙,從2D變成3D的這個過程很奇妙,真是奇妙極 了!因為變化的過程是如此明顯,而事實上我的人物仍然未脫離其本源 (的那張紙),也根本不可能逃離 (他們作為紙的命運)。因此,某種角度說,我的大多數(shù)紙藝作品都帶有悲劇性。有些作品是和童話、浪漫故事有關(guān),比如,我的作品《不可攻陷的城堡》 (Impenetrable Castle) 靈感源自安徒生的童話《錫兵》(The Steadfast Tin Soldier),那只愛上紙制的芭蕾舞女孩的小小錫兵,住在一只紙的城堡中。在我的其他作品中,也都是一些小小的夢想,在夢中,我的小人物們被他們所屬于的強悍的自然本質(zhì)所威脅,或迷失其中。

    我發(fā)現(xiàn)A4紙是很有趣的創(chuàng)作材料,因為,它可以說是今天最平常、被消費最多的媒介,也承載了最多的信息在其上,因此我們極少會注意到這張紙本身。我把所有附加于A4紙之上的信息完全去掉,從零開始使用這張潔白的紙張做創(chuàng)作。我感覺我們可以和這種自然的,沒有任何附加累贅的紙聯(lián)系起來,并且因此賦予它以完全不同的意義。白紙本身的特質(zhì)使這些紙雕作品天生具有脆弱性,從而更強化了我的作品中悲劇性和浪漫性的主題。

    魔幻紙藝 - 影響評價

    彼得的作品已在世界各地多次展出。美國紐約佩里·魯賓斯坦畫廊和丹麥哥本哈根the Helene Nyborg Contemporary博物館均收藏了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