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
jiǔ zhāng
  • 拼 音:jiǔ zhāng
  • 注 音:ㄐㄧㄨˇ ㄓㄤ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1).古代帝王冕服上的九種圖案?!吨芏Y·春官·司服》“享先王則袞冕” 漢 鄭玄 注:“冕服九章,登龍於山,登火於宗彝,尊其神明也。九章;初一曰龍,次二曰山,次三曰華蟲,次四曰火,次五曰宗彝,皆畫以為繢;次六曰藻,次七曰粉米,次八曰黼,次九曰黻,皆希以為繡。則袞之衣五章,裳四章,凡九也。”《南齊書·陸澄傳》:“ 泰始 六年,詔皇太子朝賀,服袞冕九章。”
    (2).泛指多種圖案。《剪燈新話·鑒湖夜泛記》:“有一仙娥,自內(nèi)而出,被冰綃之衣,曳霜紈之帔,戴翠鳳步搖之冠,躡瓊紋九章之履。”
    (3).古代行軍時(shí)用以指揮軍隊(duì)行進(jìn)的九種旗章。章,旗上的圖案。《管子·幼官》:“明審九章。” 石一參 注:“九章,見《兵法篇》。日章,月章,龍章,虎章,鳥章、蛇章、鵲章、狼章、韟章,是也。”
    (4).即九疇?!稘h書·律歷志上》:“ 箕子 言大法九章。” 顏師古 注:“大法九章即《洪范》九疇也?!?br>(5).指《九章算術(shù)》。相傳為 黃帝 時(shí) 隸首 所作。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九章》積微,故以為術(shù)。”
    (6).指《九章律》。 漢 蕭何 著。《漢書·刑法志》:“相國(guó) 蕭何 攈摭 秦 法,取其宜於時(shí)者,作律九章?!?漢 王充 《論衡·謝短》:“法律之家,亦為儒生問曰:‘《九章》,誰所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