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斐
kuáng fěi
  • 拼 音:kuáng fěi
  • 注 音:ㄎㄨㄤˊ ㄈㄟˇ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1).《論語·公冶長》:“子在 陳 ,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朱熹 集注:“狂簡,志大而畧於事也。斐,文貌。成章,言其文理成就,有可觀者?!焙笠浴翱耢场敝^立意高遠(yuǎn),文采斐然。 宋 梅堯臣 《途中寄上尚書晏相公二十韻》:“下言狂斐頗及古, 陶 韋 比格吾不私。”參見“ 狂簡 ”。
    (2).指狂妄無知者率而操觚或肆言無忌。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三:“爾何輩,輒敢竊圣經(jīng)之名,冠於編首,今日聊贈(zèng)一劍,以為后世狂斐之戒!” 金 王若虛 《滹南詩話》卷下:“狂斐之徒,僅能動(dòng)筆,類敢謗傷?!?br>(3).用為自謙之詞。 宋 范仲淹 《上執(zhí)政書》:“狂斐之人,誅赦惟命?!?宋 歐陽修 《進(jìn)擬御試應(yīng)天以實(shí)不以文賦》:“臣生逢納諫之圣明,不間直言之狂斐,惟冀愚衷之可採。” 元 白樸 《滿庭芳》詞序:“僕不揆狂斐,合三字奇句,試為一首,必有能辨之者?!?br>(4).猶放浪。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張又新》:“后過 淮南 , 李紳 筵上得一歌姬,與之偕老,其狂斐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