瑕釁
xiá xìn
  • 拼 音:xiá xìn
  • 注 音:ㄒㄧㄚˊ ㄒㄧㄣˋ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亦作“ 瑕舋 ”。1.可乘之隙;嫌隙,隔閡。《史記·李斯列傳論》:“ 李斯 以閭閻歷諸侯,入事 秦 ,因以瑕釁,以輔 始皇 ,卒成帝業(yè)?!?漢 阮瑀 《為曹公作書與孫權》:“每覽古今,所由改趣,因緣侵辱,或起瑕舋?!?清 方苞 《蜀漢后主論》:“夫 孔明 之歿,其年乃五十有四耳,使天假之年,而得乘 司馬 氏君臣之瑕釁,雖北定中原可也?!?清 陳夢雷 《絕交書》:“海賊雖已連和,彼此未忘瑕釁,不若各散流言,使二逆相圖,以分兵勢。”
    (2).引申指事端。 清 薛福成 《乙亥應詔陳言疏》:“﹝西人﹞恃其詐力,要挾多端。違一言而瑕釁迭生,牽一髮而全神俱動。”
    (3).指罪過,過失?!逗鬂h書·第五倫傳》:“然諸出入貴戚者,類多瑕釁、禁錮之人,尤少守約安貧之節(jié)?!薄侗笔贰ぬK威傳》:“ 威 自陳精誠不能上感,瑕釁屢彰,罪當萬死。”《舊唐書·文苑傳下·唐次》:“﹝皇帝﹞乃詔掌文之臣 令狐楚 等……敘(忠賢者)瑕釁之本末,紀謡諑之淺深,編次指明,勒成(《元和辨謗》)十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