餛飩
hún tun
  • 拼 音:hún tun
  • 注 音:ㄏㄨㄣˊ ㄊㄨㄣ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 餛飩 húntun
    [dumpling won ton] 以面團皮包裹餡心后,放在湯水中煮熟,和湯同時食用

  • 英文翻譯

    1.dumpling soup; wonton; huntun

  • 詳細解釋

    亦作“餫飩”。1.一種面食。用薄面片包餡做成。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酒食》:“今衣冠家名食,有 蕭 家餛飩,漉去湯肥,可以瀹茗?!?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百病主治藥上·痢》:“水穀痢、小兒疳痢,﹝樗白皮﹞并水和作餫飩煮食?!薄端疂G傳》第三回:“ 鄭屠 道:‘卻纔精的,怕府里要裹餛飩,肥的臊子何用?’”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冬至》:“夫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渾沌之象,故於冬至日食之?!?張?zhí)煲?《大林和小林》第二章:“ 皮皮 ,你們要是遇見了餛飩擔子,就叫他挑到我這兒來,我要吃餛飩?!?br>(2).指饅頭。 明 謝肇淛 《五雜俎·物部三》:“餅,麵餈也?!斗窖浴分^之餛飩,又謂之餦。然餛飩即今饅頭耳,非餅也。京師謂之饝?zhàn)憽!?br>(3).用來渡水的浮囊。 清 余慶遠 《維西見聞記》:“餛飩,即《元史》所載革囊也。不去毛而躉剝羖皮,扎三足,一足噓氣其中,令飽脹,扎之,騎以渡水,本 蒙古 渡水之法,曰皮餛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