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釋義]
(名)每句七字的舊詩,有七言古詩、七言律詩和七言絕句。
[構(gòu)成]
偏正式:七言(詩
1.a poem with seven characters to a line
◎ 七言詩 qīyánshī
[a poem with seven characters to a line] 每句七個(gè)字的舊體詩,有七言古詩、七言律詩和七言絕句
詩體的一種。每句七字或以七字為主,如七言古詩、七言律詩、七言絕句等。七言詩之始,或說出于《詩》、《騷》,或說起于 漢 《柏梁臺(tái)》詩,說法不一,近人多以為起于 漢 魏 。 三國 魏 曹丕 《燕歌行》,為現(xiàn)存較早的純粹七言詩。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排調(diào)》:“ 王子猷 詣 謝公 , 謝 曰:‘云何七言詩?’ 子猷 承問答曰:‘昂昂若千里之駒,汎汎若水中之鳧?!?劉孝標(biāo) 注:“《東方朔傳》曰: 漢武帝 在 柏梁臺(tái) 上,使群臣作七言詩。七言詩自此始也?!?郭沫若 《當(dāng)前詩歌中的主要問題》:“比如七言詩,剛才說正式出現(xiàn)于 曹丕 的詩中,其實(shí)并不是 曹丕 或其他什么詩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最初是出現(xiàn)在民謠中……所以七言詩是從民間來的?!眳㈤?清 趙翼 《陔馀叢考·七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