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山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三清山旅游指南

     三清山門票價格及優(yōu)惠

    根據贛發(fā)改費字[2006]248號文件精神,經研究決定,三清山景區(qū)門票自2009年1月1日起執(zhí)行新的淡旺季差價管理,具體公告如下:

    1、淡旺季時間界定:

    當年2月1日至12月31日為旺季;

    當年1月1日至1月31日為淡季。

    2、淡旺季價格規(guī)定:

    淡季價格:130元/人、次;

    旺季價格:150元/人、次;

    3、景區(qū)旅游意外保險為:5元/人、次。

    根據三清山管發(fā)[2009]2號文件規(guī)定,優(yōu)免條件為:

    1、現役軍人、憑《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證》、《士兵》或武警《警官證》可享受免票;

    2、記者,憑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或廣播電視總局頒發(fā)的《記者證》、《攝影記者證》可享受免票;

    3、攝影家協會會員,憑國家攝影家協會會員證,可享受免票;

    4、道教教職人員,憑由中國道教協會統(tǒng)一印制,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道教協會頒發(fā)的教職人員認定證書,可享受免票;

    5、7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憑本人身份證、護照、駕照、臺胞證,可享受免票;

    6、帶團導游、旅行社經理,憑全國導游IC卡證、總經理資格證或三清山講解員證,可享受免票;

    7、身高1.2米以下的兒童可享受免票,1.2米至1.4米兒童可享受優(yōu)惠票;

    8、殘疾人,憑《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享受優(yōu)惠票,持有國家殘聯頒發(fā)的一至四等殘疾證的殘疾人士可享受免票;

    9、全日制統(tǒng)招本科、大專、中專、初高中、高職技校、小學生、憑有效注冊的在讀學生證,享受優(yōu)惠票,其他如研究生、成人教育生、自考生、短期進修者等均不享受優(yōu)惠。

    三清山交通指南

    前往三清山的四種交通方式

    1、線路一

    全國各大城市乘火車或汽車先到江西玉山縣,到玉山新汽車站轉中巴車到三清山。有兩種班車,一種是到三清山東部金沙服務區(qū)(東部新索道),另一種是到三清山南部外雙溪服務區(qū)(南部索道),票價十四元,早上6:30發(fā)車,40分鐘間隔連續(xù),直到下午17:00。

    提示:玉山新火車站有摩的、機動三輪車、小面包車,每人大約5元可達玉山新汽車站,如果人多可直接包車去三清山景區(qū),大約一百多元。

    2、線路二

    從上饒走,但車次沒有玉山多。在上饒帶湖路汽車站乘車,一種是去三清山南部(南部索道),一天有兩趟上午7:30和下午13:30,遇到夏季多開兩趟:6:30和中午12:30,從三清山南部返回上饒乘車時間:上午9:00、10:00和下午15:30、16:30。

    一種是去三清山東部(東部索道)只有一趟,是下午17:10,是上饒—玉山—婺源的。

    另一種是從上饒體育中心轉車到玉山,有走高速大巴(整點開,間隔1小時),只需45分鐘,還有走320國道的中巴,比較慢,要1個小時才能到。到玉山后按上述線路一方式去三清山即可。

    3、線路三

    從婺源那邊過來,乘坐婺源——玉山的班車,環(huán)山公路,路寬且新,非常方便,中途在三清山東部金沙服務區(qū)(東部新索道)下即可。

    4、線路四

    從衢州走,每日一班,衢州長途汽車站 發(fā)車時間:13:15 。

    從 三清山回衢州,發(fā)車時間7:30。

    三清山住宿指南

    三清山星級賓館

    三清山莊

    賓館星級:三星

    聯系電話:0793—2180808

    位置:景區(qū)南部外雙溪服務區(qū)

    參考價格:280-300元起

    南星賓館

    賓館星級: 三星

    聯系電話:0793—2180388

    位置:景區(qū)南部外雙溪服務區(qū)

    參考價格:260-280元起

    天倫賓館

    賓館星級:三星

    聯系電話:0793—2181022

    位置:景區(qū)南部外雙溪服務區(qū)

    參考價格:280-300元起

    青云山莊

    山莊星級:三星

    聯系電話:0793—2180186

    位置:景區(qū)南部外雙溪服務區(qū)

    參考價格:260-280元起

    三清山農家樂大全

    三清山實惠農家樂酒店

    金沙灘大酒店

    酒店星級:農家樂

    聯系電話:0793—2407059

    位置:景區(qū)東部金沙服務區(qū)

    參考價格:100-140元起

    蓬萊山莊

    山莊星級:農家樂

    聯系電話:0793—2407668

    位置:景區(qū)東部金沙服務區(qū)

    參考價格:100-140元起

    古民居山莊

    山莊星級:農家樂

    聯系電話:13970388373

    位置:景區(qū)東部金沙服務區(qū)

    參考價格:120-280元起

    東方女神山莊

    山莊星級:農家樂

    聯系電話:0793—2407056

    位置:景區(qū)東部金沙服務區(qū)

    參考價格:100-140元起

    紅太陽賓館

    賓館星級:農家樂

    聯系電話:0793—2401218

    位置:三清山環(huán)山公路

    參考價格:100-140元起

    三清人家酒店

    酒店星級:農家樂

    聯系電話:13767343392

    位置:景區(qū)金沙服務區(qū)

    參考價格:100-140元起

    覽勝客棧

    酒店星級:農家樂

    聯系電話:0793—2400432

    位置:環(huán)公山路(紫湖鎮(zhèn))

    參考價格:80-100元起

    索道口酒店

    酒店星級:農家樂

    聯系電話:0793—2407778

    位置:景區(qū)東部金沙服務區(qū)

    參考價格:100-140元起

    山海賓館

    賓館星級:農家樂

    聯系電話:13870300555

    位置:三清山環(huán)山公路

    參考價格:80-100元起

    三清山位于江西省東北部德興市、玉山縣的交界處。該山面積達220平方公里,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峰“如三清列坐其巔”而得名。其中主峰玉京峰海拔1817米,為三清山最高峰。2008年7月8日在加拿大召開的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順利通過中國三清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詳細解釋


     基本概述

    江西三清山坐落于江西上饒東北部。素有“天下第一仙峰,世上無雙福地”之殊譽。主峰玉京峰海拔1819.9米,因玉京、玉華、玉虛三座山峰如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列坐群山之巔,故名。三清山經歷了14億年的地質變化運動,風雨滄桑,形成了舉世無雙的花崗巖峰林地貌,“奇峰怪石、古樹名花、流泉飛瀑云海霧濤”并稱自然四絕。

    三清山以自然山岳風光稱絕,以道教人文景觀為特色,已開發(fā)的奇峰有48座,怪石有52處,景物景觀500余處。1988年8月經國務院批準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偯娣e為756.6平方公里,最高峰玉京峰海拔1819.9米。1997年8月美國國家公園基金會主席保羅等訪華團慕名來三清山考察后驚嘆道:“三清山是世界上為數極少的精品之一,是全人類的瑰寶”。

    歷史文化

    三清山歷來是道教勝地,前人贊它為“高凌云漢江南第一仙峰,清絕塵囂天下無雙福地”。據史書記載,東晉升平年間(357-361年),煉丹術士葛洪于三清山結廬煉丹,鼓吹“人能成仙”,至今山上還有葛洪所掘的丹井和煉丹爐的遺跡。于是,葛洪便成了三清山的“開山始祖”,三清山道教第一位傳播者。

    三清山為歷代道家修煉場所,自晉朝葛洪開山以后,便漸為信奉道學的名家所向往。唐僖宗時(873-888年)信州太守王鑒奉旨撫民,到達三清山北麓,見到此山風光秀麗,景色清幽,卸任后即攜家歸隱在此。到宋朝時,其后裔王霖捐資興建道觀,三清山開始成為道家洞天福地。明景泰年間(1450-1456年),王霖后裔王祜對三清山進行大規(guī)模的重建,并請全真道士詹碧云協助其事,按照“先天八卦圖式”布局,布景綴點,摩崖石刻,三清福地始成大觀。因此,三清山有“露天道教博物館”之稱。

    三清山風景名勝區(qū)內資源豐富,景點眾多,景觀布局“東險、西奇、南絕、北秀”。中國著名散文家秦牧贊之為“云霧的家鄉(xiāng),松石的畫廊”,著名風景名勝專家清華大學教授朱暢中高度贊頌三清山“看罷三清和黃岳,三清定將勝黃岳”。歷代名臣名家王安石、朱熹、蘇東坡等都在這里留下足跡。

    三清山為歷代道家修煉場所,自晉朝葛云、葛洪來山以后,便漸為信奉道學的名家所向往。最先在三清山修建道觀的為唐朝信州太守王鑒的后裔。唐僖宗時(873-888年)王鑒奉旨撫民,到達三清山北麓,見到此山風光秀麗,景色清幽,卸任后即攜家歸隱在此。

    到宋朝時,其后裔王霖捐資興建道觀,成為道家洞天福地。延至明景泰年間(1450~1456年),王霖后裔王祜又在三清山大興土木,重建三清宮。從登山處步云橋直至天門三清福地,共興建宮觀、亭閣、石刻、石雕、山門、橋梁等200余處,使道教建筑遍布全山,其規(guī)模與氣勢,可與青城山、武當山、龍虎山媲美。因此,三清山有“露天道教博物館”之稱。

    道教文化

    三清山的興衰沉浮,始終與道教的興衰有密切的關系。三清山道教文化開始于晉代葛洪,葛洪在三清山擁有特殊地位。

    據史書記載,東晉升平年間(357-361) 年,煉丹術士、著名醫(yī)學家葛洪與李尚書上三清山結廬煉丹,著書立說,宣揚道教 教義,鼓吹“人能成仙”,至今山上還留有葛洪所掘的丹井和煉丹爐的遺跡。尤其是那口丹井,歷時一千余載,依然終年不 涸,其水汪洌味甘, 被后人稱之為“仙井”。于是葛洪便成了三清山的“開山始祖”,三清山道教的第一位傳播者。

    唐朝時期

    時至唐朝,道教被朝廷奉為國教,士穿行往返于大江南北,三清山的道教也隨之興盛起來,香火不斷,朝山香客絡繹不絕。唐(周)圣元年(639)年,朝廷為了加強統(tǒng)治,割衢州須江(今稱為江山市)之南鄉(xiāng)、常山之西鄉(xiāng)和饒州弋陽之東鄉(xiāng),設玉山縣,遂將三清山劃為玉山縣所轄。其后,方士將化緣所得,在葛洪結廬煉丹之處營建了三清山上第一座道教建筑--老子宮觀(此觀被稱為“三清福地”),進一步鞏固了三清山在道教史上的重要地位。

    北宋時期

    北宋寧真宗篤信道教,奉老子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此時,在三清山一帶開始出現成批 的道教建筑。方士們?yōu)榱思o念葛洪開山之功,在山上建起了葛仙觀,內中供奉葛仙翁和李尚書石像;同時建起的還有福慶觀、靈濟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方士們在天門峰的懸崖之上,用天然花崗巖雕干砌成一座六層五面的風雷塔,此塔歷盡千年風雨,至今巍然不動,被譽為三清山上道教建筑中的一顆燦爛明珠。

    元朝時期

    朝廷把道教當作控制漢民族的思想武器,道教進一步受到重視。此時三清觀內出現了 信奉全真派的方士(出家), 他們專門從事道教活動,多時達幾十個人;更多的方士則信奉正一派派(不出家),他們受道教經典戒規(guī)約束,諳熟各種醮禱儀式,在民間從事道教活動:一為從事陰事,超度亡靈, 如做功德、關殮等;一為從事陽事, 如打醮等。據元人魯起元在《游三清山記》中說,此時三清山正在大動土木,擴建三清觀。觀內供奉石刻石仙君、葛仙翁、李尚書、金童、玉女、潘元帥神像;山上景物、地點也以道教稱謂命名,如仙人橋、雷公石、判官石等等。

    明朝時期

    明太祖朱元璋特別推崇道教,張?zhí)鞄煘槿珖讨鳎F溪龍虎山遂成為全國道教活動中心。三清山距龍虎山僅300里,近在咫尺,傳教、化緣的方士來往頻繁,聯系也極為密切,三清山的教務活動幾乎直接在張?zhí)鞄熆刂浦逻M行的,此時山上朝拜之風極興盛,散居于贛、浙、皖、閩的方士和信徒,每年的八九月份,都要組織香會“一年朝三清,一年朝少華”。他們結隊而行,以三清神像和旌旗開道,點燃香燭,抬著豬牛羊各種祭品,并鳴三眼銃助威,配以鼓樂,吹吹打打,浩浩蕩蕩向三清山進發(fā),每日多則上萬人,少則幾千人。

    清朝時期

    明朝為三清山道教活動的鼎盛時期。山上的道教建筑也如雨后春筍般大量出現。至景泰年間,山上已經建起龍虎殿、方士羽化壇、玉零觀、糾察府、演教殿、九天應元府、潘公殿、方壕上、天門石坊、飛仙臺、流霞橋、石階“眾妙千步門”、“沖虛百步門”等建筑,并重建三清觀,改建三清宮。明代的宮宇建筑十分獨特:前后兩進,座北朝南,以山上花崗巖雕鑿干砌而成,石梁石柱,四周配以石墻,內供玉清,上清、太清三尊石雕石刻神像130尊,摩崖題刻45 處。

    地質演變

    三清山山體南北長12.2公里,東西寬6.3公里,平面呈荷葉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由于處在造山運動頻繁而劇烈的地帶,因此三清山斷層密布,節(jié)理發(fā)育,山體不斷抬升,又經長期風化侵蝕和重力的崩解作用,形成奇峰矗天,幽谷千刃的山岳絕景奇觀。三清山東險、西奇、北秀、南絕,美在古樸自然,奇在形神兼?zhèn)洌伸`眾相,維妙維肖,邀游于清虛之境,出沒于云霧之中,古為道家福地洞天。山上奇峰怪石不可勝數,云霧寶光嘆為觀止,珍樹仙葩世所罕見,靈泉飛瀑與丹井玉液媲美,幽谷溶洞為騰蛟起鳳臥虎藏龍之所。歷代宮觀建筑與雄險奇秀的自然景觀融為一體,異彩紛呈,鐘靈琉秀,故有“天下第一仙峰,世上無雙福地”之譽。

    三清山神奇壯麗的景觀是與適宜的地質、氣候分不開的,是地殼運動對地質作用長期變遷的產物。三清山在地質史上經歷了14億年的滄桑巨變,曾有三次大海侵和多次地質構造運動。

    中元古界

    第一次大海浸發(fā)生于14億年前的中元古界。那時三清山地區(qū)的地殼運動正處于“地槽”沉降階段,海水浸沒達4億年之久,沉積數千米厚的雙橋山群的復理式海相碎屑巖,并夾雜有海底火山噴發(fā)物。在“晉寧運動”后,才結束了地槽式沉降歷史,地殼開始逐漸回返上升,出水為陸,三清山地區(qū)進入相對穩(wěn)定的“地臺”階段。此后地殼仍有升降,只是沉降速度和緩,范圍廣闊。

    震旦末期

    在距今6億年前的震旦末期,發(fā)生第二次大海浸,海水浸沒達1.6億年之久,一直延續(xù)到奧陶紀末期,沉積4000多米厚的淺海相砂頁巖和碳酸鹽巖類,并含有三葉蟲、筆石和海綿等海相古生物化石。以上兩次大海浸,曾使三清山本部變成一片汪洋大海。后經奧陶紀末期的“加里東第一幕”造山運動,三清山從此完全脫離海水環(huán)境,不再接受沉積。

    志留紀早期

    在距今4.4億年前的志留紀早期,雖發(fā)生第三次大海浸, 但海水僅到達三清山東南角的邊緣部分。直到1.8億年前,侏羅紀晚期與白堊紀,三清山區(qū)域內發(fā)生異常強烈的造山運動,即燕山期運動,并伴隨有大規(guī)模的酸性巖漿浸入活動,從而奠定三清山構景的地質基礎。

    新構造運動

    在距今二三千萬年前的年代里,相繼發(fā)生喜馬拉雅期的造山運動,即新構造運動,山岳大幅抬升,伴隨水力侵蝕作用的強烈下切,使地勢高低差懸殊。由于三清山的地質環(huán)境正處于造山運動既頻繁又劇烈的地段,所以斷層密布,節(jié)理發(fā)育,尤其是垂向的斷層和節(jié)理特別發(fā)育。山體不斷抬升,長期風化侵蝕,加上重力崩解作用,形成了峰插云天,谷陷深淵的奇特地貌。三清山風景區(qū)的形成,可說是天工造物,大自然的杰作。

    景區(qū)介紹

    三清山共分九大景區(qū),東險、西奇、北秀、南絕,美在古樸自然,奇在形神兼?zhèn)洌爬樾燮骐U秀,兼具泰山之雄、黃山之奇、廬山之秀,自古享有“江南第一仙峰”之盛譽。為1600多年前東晉葛洪煉丹的洞天福地?,F在保存完好的大批珍貴歷史文物,有西晉時的煉丹古井,井水常滿,位于高山之巔, 海拔1530米處歷經1600多年,從不干涸。有唐代黃巢屯兵山寨,宋朝道觀石坊、石屋、石墓、石塔、石橋、石雕刻、石建筑,以及按五千年《易經》先天八卦圖構造布局的古建筑群三清福地露天道場等200多處石刻文字。

    金沙鎮(zhèn)在三清山東北方向,是三清山的東大門,亦是三清山東部景區(qū)的起點。東部景區(qū)以水和遠眺景色見勝。自金沙鎮(zhèn)向西,即為冰玉洞、冰玉洞瀑布。沿山路向南,小龍?zhí)?、玉簾、石門、吊橋等奇?zhèn)ビ碾U,各具風姿的瀑布,排列其間。此處向上眺望,可見玉京、玉華、玉虛三峰峻拔而立。向南則可遠見玉臺女神、三排尖、巨蟒出山、三龍峰諸景。從東部一條古老的磴道步上4公里,即到中部景區(qū)的風門(又名玄關)。

    中部景區(qū)以石、松、云及古建筑、古石雕著稱。在風門抬頭東望,銀瓶石頂端有天生石指,稱為神仙指路,由此上山2.5公里,經千步門、百步門,到天門。一路可觀賞清都吊橋、桂冠嶺、結須巖、天寶石、神仙曬銀、醉羅漢、望天蛤蟆、仙果石等怪石奇景。登上天門,即進入三清福地。三清福地為三清山的中心,海拔1460米,三清宮建于此。周圍有風雷石塔、靈濟廟、龍虎殿、飛仙臺、方士羽化壇等古建筑。

    三清宮有路直達最高峰玉京峰,相距僅2公里,為觀日出最佳處。三清宮附近為平頂松薈萃之地,形態(tài)各異。如虬龍飛騰、華蓋張開、鳳凰展翅、連理同根。云霧時飄時散,似在天上仙鏡。由三清福地的飛仙臺而下,沿水樂坑石磴西下,便到了西部景區(qū)。西部景區(qū)以山峰、瀑布、古樹稱奇。有形象逼真的石峰,如雄獅滾球、百鳥朝鳳、墨熊石、夜鶯石、鹿角石、雞冠石、合歡峰等;有寬約40多米、落差20余米,宛如白玉屏風的八磴龍?zhí)镀俨?有高達30多米、似紅錦高懸、艷麗無比的二橋墩紅瀑;有罕見的華東黃杉、福建鐵杉等名貴樹木。真是目不暇接,流連忘返。從坪溪沿南清溪而上,抵梯云浦,是為南部景區(qū)。

    南部景區(qū)以峰巒造型奇特、形象生動逼真聞名。在梯云浦,可觀看山景,形似觀音聽琵琶,沿梯云嶺上攀約2.5公里,到達梯云巖,近有觀景臺,四周山景盡收眼底。如鴿峰、貓峰、猿峰、狐峰、魔頭峰、韋馱峰、朝天峰、火炬峰、躍魚峰、雙龍峰、龍門峰等。由此再上行1.5公里,過了棧道,登上玉臺,即見高達80多米的三清女神峰。它端坐于玉臺之下,形象逼真,實為天工造物之奇跡。越過游云峽,到達玉皇頂,奇峰林立,峰下有三龍出海峰,玉京峰亦高聳可見。最奇特的是東北有高達100多米的巨蟒出山峰,引伸頭部,高昂而視。其形其景,令游人駐足觀賞。南部景區(qū)集三清山風景的精華,切莫遺漏。

    三清山近年來開發(fā)北部景區(qū),并新建南北景區(qū)的通道,并大量建有各種旅游設施。從玉山縣上山,可很方便的通游全山。然三清山地廣人稀,以參加旅行社或結伴同游為宜。江西的三清山,自古有“高凌云漢江南第一仙峰,清絕塵囂天下無雙福地”之美譽。

    行走在山間,飄飄蕩蕩中體會著像魚兒游弋般的歡暢……到三清山的當天,遇上了三清“著名的”霧天。沒有滴滴答答的雨點,卻是細蒙蒙的水氣充盈天地之間,無須撐傘,但方圓可見度只有5米左右。這樣的天氣里去了南清園,一路上,山木蔥郁,掛著點點晶亮的水珠,耳邊溪聲咆哮,喧灑雨季的流暢。雖然惱人的霧讓人無法全睹三清美景,但間或跳出來的參天怪石,石中奇樹,不免讓我對隱在霧中的山景,有了期待。是夜,在半山就宿。夢里也在期盼,明天能放晴,讓我一睹三清的真面目。早上是被一道明亮的陽光照醒的。云霧散開了,滿山的杜鵑在那一刻也開了。天空像海,杜鵑就像海里的珊瑚。天地清朗,萬壑畢現,每一條山的線條,都清晰地呈現眼前。發(fā)現面對著的,是一幕精彩的剪影。這個叫南天門的地方,果然非同凡響,峰頂之上,怪石云列,形狀各異。其中最為逼肖的是一尊老道。道髻高挽,寬袍大袖,面對日月,若有所思。在巨大的造化神功之前,個體顯得如此渺小。一陣風過去,感覺自己像一條魚,飄飄蕩蕩,不知那風將把我吹向何處。

    道家尊奉的莊子在濠上觀魚時,面對惠施逼到墻角的追問“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悠閑地用一招太極綿掌將之化為無形:“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這個故事名聞遐邇,就像他的另一句名言:“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這后一句與前者其實是渾成一體的,也是這個在“好鬼神”的宋國長大的夢想家一生最大的夢想。在這一刻,在這三清之巔,我體會到了這種夢想的快樂,體會到了魚龍混雜的快樂。

    據說三清宮周圍的建筑都暗合八卦之象,此塔正處風門,為鎮(zhèn)雷之用,風雷塔的名字由此而來。歷經千年風雨,至今巍然不動,這尊造型古樸的石塔被譽為三清山上道教建筑的一顆燦爛明珠。和三清宮一樣,它掩映在美麗的松樹里,像是時光無意的點綴,像是這座仙山上從來就有自然生成的一部分,就像那些石頭,那些松樹。這份寂寞也許倒會讓莊子喜歡的,在他的心目中,人間的一切,如果能和自然融為一體才是正道,建筑也好,神像也好,可有可無,概不例外。松立千丈之壁,松樹造型奇特,黃山迎客松造型比比皆是,很多松枝被風雨磨成彎彎曲曲的了,松葉冠蓋卻依舊蒼翠,在后山,我看到了號稱三清山最美的兩棵姐妹松之一,可惜歲月無情,松樹已經枯死,只有留下的枝條在藍天的襯托之下,訴說它昔日的風姿。這一切在莊子看來也是自然的吧,“圣人無名,神人無功,至人無己”。莊子的想法在許多人看來太過超脫,然而在這與世無爭寂靜而生機勃勃的三清山,你便能靜靜體會莊子無限心儀的“藐姑射山”的仙境,那里居住著他熱愛的圣人、神人、至人,皆以追求與天地自然融為一體為根本。三清山,藐姑射仙境也!旅游須知交通 坐火車至浙贛線上饒站,出站即可換乘直達景區(qū)的中巴車。

    十大絕景介紹

    1、司春女神

    司春女神位于南清園東北部,三清山標志性景觀。海拔1180余米,通高86米。整座山體造型就像一位秀發(fā)披肩的少女,天地造化,鬼斧神工。億萬年來,女神端坐山峰,默然注視蕓蕓眾生,神態(tài)祥和。傳說女神為西王母第二十三女,名瑤姬。世人認為她是春天的化身,因而又稱之為“司春女神”。

    2、巨蟒出山

    巨蟒出山位于南清園北部,三清山標志性景觀。海拔1200余米,相對高度128米,由風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崗巖石柱,峰身上有數道橫斷裂痕,但經過億萬年風雨,依然屹立不倒。頂部扁平,頸部稍細,最細處直徑約7米,狀極突兀,形似一碩大蟒蛇破山而出,直欲騰空而去。

    3、猴王獻寶

    猴王獻寶位于西海岸景區(qū)西北部。猴王身高約7米,端坐懸崖之上,手捧寶物,凝神觀看,憨態(tài)可掬。

    4、玉女開懷

    玉女開懷景點位于南清園。玉女開懷是三清山至純至美的象征,堅硬石峰卻呈現出豐腴柔美的形態(tài),舉世罕見,造化之奇可見一般。

    5、老道拜月

    老道拜月位于萬壽園內,在日上山莊附近觀賞,山體形似一老道,遙對蒼穹,肅然靜立,悟道求真。每逢皓月當空,老道對月虔誠遙拜。訪客觀之,靜心寧神。

    6、觀音賞曲

    觀音賞曲位于南天門群峰之間。由兩座山峰構成,一為觀音像,一為葛洪像。相傳晉代道士葛洪有感于民間疾苦,以琵琶對天傾訴。琴聲感動天庭,觀音下凡探訪合十聆聽,留此法相。此處觀音也是三清山觀音三法相之一。

    7、葛洪獻丹

    葛洪獻丹位于南清園景區(qū)。道教丹鼎派創(chuàng)始人之一葛洪被奉為三清山的開山鼻祖,在三清山備受尊崇。公元357年至361年,葛洪云游三清山,在此節(jié)廬修道,三清福地至今還留著他當時煉丹留下的痕跡。這座山峰頂部造型酷似一道士手捧藥葫蘆,因而人們以“葛洪”為之名,以作為對開山祖師的紀念。

    8、神龍戲松

    神龍戲松位于南清園景區(qū)一線天下。山峰石壁上緊貼這一條長蛇,眼睛緊盯著山頂上一顆松樹,似乎和松樹游戲,又似乎在謀劃什么陰謀。民間傳說這條蛇蟄伏與此,想找機會進南天門,卻被守護南天門的鯤鵬發(fā)現,一直苦無良機。

    9、 三龍出海

    三龍出海位于南清園景區(qū),在禹皇頂觀賞,氣勢最佳。三座造型奇崛的山峰,狀如三條巨龍,從山谷中騰身躍起,橫空出世于云霄間,大有破空而去之勢。

    10、蒲牢鳴天。

    原名海獅吞月,位于萬壽園景區(qū)。蒲牢是傳說中龍生九子中的一子,喜歡鳴叫,是種瑞獸。此座山峰惟妙惟肖,契合萬壽園祥壽文化主題,寓意吉祥。

    世界遺產

    2008年7月8日,從加拿大魁北克傳來喜訊,在此召開的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順利通過中國三清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上饒三清山正式成為中國第七個、江西唯一一個世界自然遺產地,同時標志著備受矚目的三清山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工作取得圓滿成功!

    遺產大會上,世界遺產委員會主席宣讀了遺產委員會的決議,大會對三清山的遺產價值給予了高度評價,會議認為:三清山在一個相對較小的區(qū)域內展示了獨特花崗巖石柱與山峰,豐富的花崗巖造型石與多種植被、遠近變化的景觀及震撼人心的氣候奇觀相結合,創(chuàng)造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景觀美學效果,呈現了引人入勝的自然美。景區(qū)邊界合理,有效地保護了景觀的自然性和維護景觀品質所必需區(qū)域。完全符合世界遺產的要求,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國一致同意將中國三清山風景名勝區(q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遺產,特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確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自然景觀與文物古跡,因被認為是人類罕見的且目前無法取代的財產而受全球公認和極高的關注。加之申報世界遺產的程序復雜,競爭激烈,因此,申報世界遺產被稱為是摘取“金字塔尖的榮譽”。

    三清山風景區(qū)自2005年啟動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工作以來,在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群眾的大力支持下,歷時三年的艱苦努力終成正果。三年來,三清山一路過關斬將,連連闖關。2007年1月,三清山在全國160多家申報單位中脫穎而出,最終成為中國政府2008年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唯一項目向聯合國申報。隨后,累計投入3億多元人民幣對提名地756平方公里范圍開展環(huán)境整治工作,先后拆除與遺產要求不符的各類建筑面積達35280平方米,改造了20余萬平方米的社區(qū)房屋,新添各類環(huán)保、監(jiān)測站所20余處,遺產展示中心1處,同時還對景區(qū)36公里游步道、1000多處各類旅游服務設施予以改造完善。07年10月,三清山以其突出的遺產價值和較高的保護和管理水平折服了實地考察的聯合國特派專家并受到高度評價。之后又得到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專家委員會的積極推薦,最終在世界遺產大會上予以表決通過。

    三清山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不但表明三清山遺產價值的獨特性、完整性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認可,同時也為上饒、為江西乃至中國獲得了又一個國際品牌。更為重要的是,列入世界遺產后,三清山將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現代科學方法的指導并接受其嚴格監(jiān)督,這為三清山的資源保護和科學規(guī)范的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技術支持。

    主要古樹

    三清山的古樹名花是三清山景區(qū)自然景觀四絕之一,植物資源異常豐富,可謂天然植物園,而且這些樹的樹齡動輒數百年,樹齡上千年的同樣比比皆是。根據調查鑒定,三清山的珍稀樹種有三清松、白豆杉、香果樹、華東黃杉、華東鐵杉、福建柏、木蓮、高山黃楊等。這些多為國家保護樹種,不僅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而且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由于受高山風、霜、雨、雪、霧等自然氣候影響,三清山松的造型千姿百態(tài),枝椏曲折,樹冠平展,且多兩株并生。有的破巖而出,有的盤石而生,有的挺立于峰頂,有的垂掛于陡壁,神態(tài)各異,氣度非凡。比較突出的有生死相依、姐妹松、連理松、華蓋松等。生死相依是位于南清園一線天景點上的兩個松樹,一枯一榮兩顆松樹相互守護著,默默地經歷了數百年風雨。位于天門崖上的姐妹松,樹冠平展,枝葉相連,像一對孿生姐妹,挽手玉立,迎送往來游客。

    除了松樹以外,三清山的華東黃杉也是江西首次發(fā)現,華東黃杉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珍稀樹種。而三清山華東黃杉總面積達到8000余畝,株數最多的每畝有23株,蓄積量最大的每畝15.23立方米,分布之廣,數量之多,極為罕見。

    在三清山西北麓,還有方竹、古銀杏、金桂、羅漢松、纓絡柏等名貴樹種。

    名花介紹

    三清山花開四季,其主要品種有杜鵑花、天女花、木海棠、瑞香、紅茶華、玉蘭、櫻花、梅花、含笑、鳳仙、萱草、二

    月蘭、蕙蘭、吊蘭、獨蒜蘭、水晶蘭、黃精、百合花、山桃花、六月雪、扁枝越桔及野牡丹等,種類繁多,色彩各異。

    其中最珍貴的是天女花,天女花是世界珍稀花卉,也是三清山群芳之冠,花瓣潔白如美玉,重瓣厚質,細嫩晶瑩,花蕊

    赤紅,香型馥郁,經久不散。花名為“天女”,可見其天資麗質不凡。數量最多的是杜鵑花,品種有云錦、猴頭、紫丁香、鹿角、馬銀花、映山紅等十九種。猴頭杜鵑滿山都是,司春女神至玉臺一帶已經成為杜鵑林,大的高達數米,直徑40余厘米,樹齡達1700多年,實屬罕見?;ㄩ_時節(jié),如團團彩云,沿途數里,香氣襲人。

    還有高山玉蘭,婷婷玉立,花朵大如手掌,花色有嫩黃、淺紅,高出于灌木之上,或生長于流泉之畔;或斜倚峰壁之間;或回首凝眸于道旁,淡雅高潔,惹人喜愛。

    氣候植被

    三清山地處亞熱帶氣候區(qū),年平均氣溫17.2℃。極端高溫37.3℃,極端低溫-6.8℃。年平均降雨量2241.3毫米,多集中在4月5月6月三大月。無霜期288天。氣候宜人,雨量充沛,加之相對高度差大,山頂山腳兩重天,原始森林茂密而條帶分明,景區(qū)內植物共有157個科,1088個種。是華東六省市少有的綠色寶庫和天然動植物公園之一。

    第一層植被,在海拔350-460米之間,為常綠闊葉林帶。周圍櫧,烤,楠,樟等一大批綠喬木參天,平均樹高20米以上,胸徑多在40-50厘米之間。枝葉交錯,腐草委地,鳥鳴蟲吟,蛇行獸伏,神秘莫測。

    第二層植被,在海拔460-1500米之間,為針闊混交林帶。珍貴如華東黃杉,艷麗如山茶,天女,杜鵑。滿山遍野,花團錦簇,清香撲鼻。

    第三層植被,在海拔1500-1700米之間,為針葉林帶。由于高山氣候早就了千姿百態(tài)的黃山松,猶如華蓋臨風。

    第四層植被,在海拔1700以上至絕頂,為山地夏綠灌木林帶。平均植被高度在2-3米之間,疏密不等。天地相接,塵灰不染,蚊蠅不生。

    名貴藥材

    三清山地處亞熱帶濕潤季風區(qū),境內原始森林茂密,植被以常綠針闊天然混交林為主,因而有效地保存了大量的草本類藥用植物和木本類藥用植物。早在1971年至1978年,中國中藥研究所和北京中醫(yī)院中藥系就派出了醫(yī)療隊對三清山藥用植物 資源作過多次調查,其后又有其他的普查組對三清山地區(qū)作過多次調查。

    根據這些調查,初步統(tǒng)計三清山有藥用植物349種,隸屬于124科。其中蘭類植物6科7種,地衣類植物2科2種,苔蘚類植物2科2種,蕨類植物14科23種,裸子植物6科8種,被子植物中雙子葉植物85科272種,單子葉植物9科35種。

    從采集到的藥用植物看,三清山上既有我國傳統(tǒng)的中成藥材,比如大血藤、厚撲、鉤藤、杜仲、南沙參、前胡、括萎、細辛、麥冬、黃蓮、黃精、何首烏、石耳、靈芝、忍冬、銀杏、辛夷花、桔梗等。也有近來新發(fā)掘具有顯著療效的藥用植物,如絞股藍、草珊瑚、香茶菜、三葉青、三尖杉、牡蠣等。

    珍禽異獸

    三清山地處懷玉山脈腹部,古代交通不便,人煙稀少,而且山高林密,溝谷縱橫,氣候適宜,為野生動物提供了棲息繁衍極為有利的自然環(huán)境。

    根據普查資料記載,三清山共有各種飛禽走獸300余種,其中不少為珍稀的動物。如飛仙谷一帶的金錢豹,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還有一種短尾猴,體長約60厘米,常棲息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常綠落葉混交林帶,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其它的動物還有黑鹿、狗熊、穿山甲、相思鳥、五音鳥、百舌、畫眉鳥、貓頭鷹、山羊、野豬等。

    這些動物棲息在叢林之中,由于三清山植物資源豐富,這些動物的食物來源異常充足。同時這些動物的棲息地很多直到現在仍然是原始叢林,動物的棲息環(huán)境仍然保持著原始的生態(tài)平衡,所以三清山的動物數量、種類一直保持著較高的數字。

    詩詞集

    送前上饒嚴明府攝玉山 游三清山

    唐 戴叔倫 明 丁璣

    家在故林吳楚間, 三峰插天如芙蓉,

    冰為溪水玉為山。 晴云赤日行其中。

    更將舊政化鄰邑, 攀緣飛磴立峰頂,

    遙望逋人相逐還。 一鑒四海雙眸空。

    玉山道中 玉山縣南樓小望

    宋 楊萬里 宋 陸游

    村北村南水響齊, 小樓在何許,正在南溪上。

    巷頭巷尾樹蔭低。 空檬過釣臺,斷續(xù)聞漁唱。

    青山自負無塵色, 征途苦偏仄,舒嘯喜清曠。

    盡日殷勤照碧溪。 安得此溪水,為我變春釀。

    玉山嶺上作 三清山

    唐 皇甫曾 宋 趙蕃

    悠悠驅匹馬,征路上連岡。 禪月詩僧古道場,山雄吳楚接華陽。

    晚翠深云竇,寒苔凈石梁。 疏通八磔蛟龍隱,高并雙峰虎豹藏。

    荻花偏似雪,楓葉不禁霜。 云母屏寒消瘴氣,藍田壁潤吐虹光。

    愁見前程遠,空郊政夕陽。 碧桃花落仙人去,靜聽松風心自涼。

    少華山 登三清山

    明 胡靖 明 夏浚

    江南何處是仙家?孤柱擎空見少華。 天童山下玉霄宮,千年老鶴巢云松。

    洞里有天開紫府,人間無地覓丹砂。 羽客步斗月明中,鏘然環(huán)佩聲叮咚。

    靈壇風雨莓苔匝,福地乾坤歲月賒。 丹灶煙消人久去,紫芝香暖春長住。

    方外更聞王子晉,金銀樓閣住煙霞。 雙鳧翩翩渺何許,華聲歸來鶴應語。

    少華山 游玉京諸峰題壁

    明 舒清 明 舒清

    兩腋生風上少華,始知人世有仙家。 兩腋生風上少華,始知人世有仙家。

    丹爐無主猶存火,珠樹非春自著花。 丹爐無主猶存火,珠樹非春自著花。

    石向虛空排玉筍,地隨高下布金沙。 石向虛空排玉筍,地隨高下布金沙。

    題詩欲紀茲游勝,翠壁揮毫染落霞。 題詩欲記茲游勝,翠壁揮毫染落霞。

    少華山 三清曙色

    清 程光璧 清 陳纁

    蠶叢辟出耀靈光,仙跡神工總異常。 春寒無處卜陰晴,

    怪石虬松忘色相,晴峰雨嶂變滄桑。 坐看嵐光到晚城。

    盤空磵道三天落,不老須崖萬古蒼。 群壑煙云皆出沒,

    極目樹云無際處,千山紫氣入斜陽。 獨憑空霽在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