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竹派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中國畫流派之一。畫竹原以唐代蕭悅、五代丁謙最有名,但無畫跡傳世。北宋文同、蘇軾畫竹著于時(shí)。元豐元年(1078)文同奉命為湖州(今浙江吳興)太守,未到任,病故陳州(今河南淮陽);蘇軾接任湖州太守 ,未幾坐獄貶黃州。他們雖籍隸四川,但畫史上皆謂為“湖州竹派”始祖。

    米芾論及:文、蘇畫竹特點(diǎn):“以濃墨為面,淡墨為背 。”元代畫竹成風(fēng),李衍、趙孟頫、高克恭、吳鎮(zhèn)、柯九思等,都是湖州竹派繼承者,對后世影響很大 。明代蓮儒撰《湖州竹派》一卷,凡二十五人,系輯錄《畫史》、《畫繼》、《圖繪寶鑒》等書而成。

  • 詳細(xì)解釋


     始祖文同

    文同 北宋畫家。字與可,自號笑笑先生、錦江道人,世稱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鹽亭東)人。舉進(jìn)士,歷官邛州、洋州等知州,元豐初出知湖州,未到任而卒,人稱"文湖州"。操韻高潔,能詩文,善篆、隸、行、草、飛白,初學(xué)草書十年,未得用筆之法,后見道上斗蛇,遂悟其妙。尤長于畫竹,畫竹葉創(chuàng)深墨為面、淡墨為背之法,主張畫竹必先"胸有成竹"。重寫生,洋州有筼筜谷,多竹,時(shí)往觀察,畫竹益精,有"富瀟灑之姿,逼檀欒之秀"的美譽(yù)。蘇軾和他是中表親,畫竹受其影響,嘗題贊與可《梅竹石》:"梅寒而秀,竹瘦而壽,石文而丑,是為三益之友。"說他下筆"能兼眾妙"。黃庭堅(jiān)題其《竹上鸜鵒》有"功破造化窟"之語。后人畫竹多宗之。元代吳鎮(zhèn),搜集學(xué)文同畫竹技法的宋元畫家二十五人小傳,編成《文湖州竹派》一書。亦善畫古木老槎,具"槎牙勁削"之致。偶寫山水,黃庭堅(jiān)謂:"瀟灑大似王摩詰,而功夫不減關(guān)仝。"傳世作品有《墨竹圖》軸,圖錄于《故宮名畫三百種》;《墨竹圖》卷,絹本,書款"與可",元人曾將其與蘇軾《枯木竹石圖》卷裝幀成合卷,現(xiàn)藏上海博物館;又《墨竹圖》軸,絹本,無款,有二?。?quot;靜閑室"、"文同與可",藏廣東省博物館。著有《丹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