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建成通車
摘要
翔安海底隧道,全長8.695公里從廈門島到達對岸的大陸端,比原來整整節(jié)省了82分鐘,2010年4月26日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建成通車,雙向六車道的廈門翔安海底隧道通道是廈門島第五條出入島通道,兼具公路和城市道路雙重功能,它的建成通車使廈門出入島形成了從海上到海底的全天候立體交通格局。
翔安海底隧道-概述
廈門翔安海底隧道是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 [1]廈門翔安隧道全長9公里,跨海主體工程長約6公里,隧道最深在海平面下約70米,工程總投資約39.5億元,是目前廈門基礎(chǔ)建設投資金額最大的項目,海底隧道連接廈門島與翔安區(qū),將成為廈門的第三條進出島通道,翔安海底隧道2010年4月26日上午建成通車,作為世界上斷面最大的海底隧道,翔安海底隧道全長8.695公里,從廈門島到達對岸的大陸端,比原來整整節(jié)省了82分鐘。
翔安海底隧道-設計施工
廈門翔安海底隧道是國家“863”計劃專題項目的重點工程,由中國自主設計、施工建設。以三孔隧道形式穿越海域的廈門翔安海底隧道,位于海域段隧道6.05公里,最深在海平面下70米,從開工到建成僅用時4年8個月,據(jù)隧道承建單位之一,中國鐵建二十二局介紹,這條隧道地質(zhì)復雜,建設中相繼遇到了全強風化地層、富水砂層、風化深槽等三道世界性難題,中國鐵建二十二集團堅持科技創(chuàng)新,改進了傳統(tǒng)施工作業(yè)法,在主洞軟弱圍巖地帶連續(xù)6個月月掘進超過60米,刷新了世界特大斷面海底隧道施工紀錄,雙向六車道的廈門翔安海底隧道通道是廈門島第五條出入島通道,兼具公路和城市道路雙重功能,它的建成通車,使廈門出入島形成了從海上到海底的全天候立體交通格局。
翔安海底隧道-跨海工程
服務隧道也是緊急逃生安全通道
翔安隧道連同兩端連接線工程,總投資約39.5億元,是廈門本世紀以來最大的基礎(chǔ)設施建設項目,預計整個工期在3年半至4年內(nèi)完成,計劃于2010年4月16日建成通車。翔安海底隧道是廈門東線快速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廈門東通道是一項規(guī)模宏大的跨海工程,是連接廈門市島和翔安區(qū)陸地的重要通道,也是廈門市第三條進出口通道。工程主要包括跨五通互通、跨海翔安隧道和西濱互通三部分工程。線路總長8.695km,翔安隧道全長5.9km,其中海域段4.2km,為雙向6車道雙洞海底隧道,采用三孔隧道形式穿越海域,兩側(cè)為行車主洞,中間一孔為服務隧道。隧道沿線設通風豎井兩道,車行橫洞5處,人行橫洞12處,翔安西濱側(cè)設收費、服務、管理區(qū)。隧道采用鉆爆暗挖法修建,是中國大陸第一座大斷面海底隧道,也是目前世界斷面最大的海底隧道,其中中鐵十八局廈門項目部承建的翔安隧道A2標段隧道全長3141米,投資3.24億。
翔安海底隧道-重要意義
1、如果把廈門城市格局比喻為一個展開的“手掌”,掌心是大海,拇指是島內(nèi),其他四指就是島外的翔安、同安、集美、海滄四個組團,五個組團環(huán)海而居、隔海相望,形成大城市的格局。
2、隧道的開通,意味著翔安這個指頭的真正舒展,也意味著海灣型城市框架搭建完成。
3、實際上,從“九五”期間開始,廈門就開始走出本島,搭建海灣型城市的構(gòu)架,海滄大橋,連起了本島與廈門西部;廈門、集美、杏林三座大橋,連起了本島與廈門北部;而隨著翔安隧道的通車,本島與廈門東部之間的通道也建設完成。
4、廈門海灣型城市的主要框架就比較完整了,有了這個框架,廈門的城市功能將逐步轉(zhuǎn)移到島外,減輕島內(nèi)壓力,加快島外特別是東部地區(qū)的新城區(qū)建設。隨著翔安隧道的通車,翔安與廈門本島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成為廈門市區(qū)的一部分。
5、翔安幾乎處于廈、漳、泉、金這個“閩南金四角”的核心位置。翔安隧道通車后,將承接來自泉州、福州等東部方向的交通量,未來廈門島約有1/4的車流將通過翔安隧道進出,翔安將從距離本島最遠的區(qū)域,一下成為進出島重要的門戶。
6、隨著翔安隧道的通車,今后泉州到廈門本島交通將更方便,為泉州企業(yè)總部的運作創(chuàng)造了更好的條件,廈門對周邊地區(qū)的輻射帶動能力將進一步增強,吸引更多的泉州客商來廈投資,發(fā)展總部經(jīng)濟。
翔安海底隧道-海底隧道
全世界已建、在建的跨海隧道有20多條,主要分布在歐洲、日本、中國香港,翔安隧道是中國內(nèi)地第一條海底隧道。翔安隧道工程全長8.695公里,其中海底段隧道長6.05公里,最深處位于海平面下約70米。從構(gòu)成上看,翔安隧道和香港海底隧道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前者有服務隧道而后者沒有。翔安隧道現(xiàn)場工程師介紹,其實世界上已建或在建的海底隧道,大部分也都沒有服務隧道。翔安隧道設置服務隧道是考慮到市政管線需要——隧道分上下部分,上部為檢修車通道、逃生通道;下部為市政管廊,用于布排供水管、高壓電纜、通信光纜等。服務通道與兩個行車主洞之間(左右線隧道)有12個人行橫通道、5個行車橫通道相通,在搶險救援逃生時,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不過平時不能隨便進入。
從施工法看,最大不同則在于,香港隧道用的是沉管法,翔安隧道采用的則是鉆爆法暗挖施工。李工程師表示,沉管法指的是將若干個預制段分別浮運到海面(河面)現(xiàn)場,并一個接一個地沉放安裝在已疏浚好的基槽內(nèi),以此方法修建水下隧道,是當前較為流行的一種隧道施工方法。不過這種工法對水域環(huán)境會造成一定破壞。翔安隧道從保護廈門白海豚生存環(huán)境以及保護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海洋珍稀魚類、海床現(xiàn)狀及棄渣利用考慮,最后放棄沉管法。據(jù)查證,翔安隧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斷面的鉆爆法(俗稱“打眼放炮”)海底隧道,施工方法即把海底爆破、機械開挖及人工開挖相結(jié)合。
翔安海底隧道-斷面最大
翔安海底隧道
世界上斷面最大海底隧道,翔安隧道是廈門本島連接島外翔安區(qū)的一條重要通道,承載著巨大的交通負荷。據(jù)交通流量分析及預測,翔安隧道在2010年的交通量將近5萬輛/天,2030年將達到近10萬輛/天,需按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單洞3車道)設計。而目前其他出島通道的交通量最大的是海滄大橋,進出島雙線合計8萬輛/天。交通流量大,決定了翔安隧道的斷面必須更大。翔安隧道主洞隧道開挖寬13.5米、高5米,最大開挖斷面達170.7平方米,這使它一躍而成世界上斷面最大的海底隧道。
目前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是日本青函隧道,全長53.85公里,海底部分23公里。青函隧道是一條雙線的海底鐵路隧道,也采用鉆爆法,但是斷面才80平方米,施工難度比翔安隧道小很多。大斷面施工中,翔安隧道采用的是雙側(cè)壁及CRD工法分部開挖。即將大斷面分為上下左右4個區(qū),分別開挖支護。自2005年動工以來,從翔安隧道中開挖、棄運土石約235萬立方米,幾乎可以將埃及大金字塔塞滿。而支護用錨桿、鋼架、鋼筋網(wǎng)、襯砌鋼筋等鋼材約5萬噸,相當于7座巴黎艾菲爾鐵塔。
翔安海底隧道-消防系統(tǒng)
裝有國內(nèi)最先進消防系統(tǒng),走進翔安隧道,和普通隧道感覺很不一樣,除了光線好,洞內(nèi)有很多消防標志、消防設施、管線、監(jiān)控探頭等。6公里多的翔安隧道,設置了3374個消防噴頭和17個應急通道。翔安隧道機電項目部經(jīng)理胡寧透露,消防系統(tǒng)裝置方面,翔安隧道可以說是國內(nèi)最先進的——包括泡沫—水噴霧聯(lián)用滅火系統(tǒng)、消火栓系統(tǒng)及火災報警系統(tǒng)。洞內(nèi)路面鋪設了10厘米厚兩層瀝青,第一層瀝青具有阻燃功能。隧道內(nèi)設置的自動噴淋系統(tǒng)是全省首個,而且在國內(nèi)這么大斷面的隧道里設置也是很少見的。
翔安隧道內(nèi)的泡沫—水噴霧聯(lián)用滅火系統(tǒng),共設482個泡沫噴霧控制閥組、3374個隧道專用水成膜泡沫噴頭,并安裝了12800米隧道泡沫噴霧系統(tǒng)供水主干管。在行車左側(cè)的洞頂,每隔25米就有一個自動噴淋設施,一旦隧道里有火,它就自動噴水下來。行車右側(cè)每隔50米設有消火栓、滅火器;隧道右側(cè)壁每隔50米就有一個火災報警按鈕,用手擊碎玻璃報警時,不用擔心手會被劃傷,因為該玻璃是經(jīng)過特殊處理的。在翔安隧道內(nèi)行走,可千萬別想著要做什么壞事。因為隧道是全程監(jiān)控的,洞頂密布著100多個攝像頭將隧道每個細節(jié)全都覆蓋著,沒有任何死角,監(jiān)控到的圖像則直接傳回地面中控室,中控室有40個小屏幕和8塊液晶屏組成的大屏幕。一旦隧道著火,這個監(jiān)控系統(tǒng)則自動識別火焰和濃煙圖像,并自動蜂鳴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