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拼音:jué shì yuè duì
簡介
爵士
20世紀的所謂“流行音樂”[1]?中影響最大的大概就是爵士樂了。關于它的起源,有種種不同的說法,其中一些說法近乎傳奇。關于它的音樂形態(tài),已經(jīng)有了不計其數(shù)的專門研究。但是,我們仍然很難簡單地答復一個最基本的問題,“什么是爵士樂?”曾有人問著名的爵士樂大師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爵士樂究竟是什么?”,他回答說:“如果用語言來答復,你就一輩子也明白不了。”
爵士樂發(fā)源于美國的新奧爾良,這個城市曾是路易斯安那州的首府,位于密西西比河的入海口,在美國的歷史上起過很重要的作用。路易斯安那州有幾個主要的特點:1,氣候溫暖,盛產(chǎn)甘蔗和棉花;2,原來是法國的殖民地(路易斯安那LOUISIANA的意思就是“路易的地方”,1682年命名這個地方時,法國國王是路易十四),1803年美國政府用1500萬美元從拿破侖手里買下來,但法語卻沒有隨著政府的改變而消失;3,由于大種植園的需要,這里是黑奴最集中的地方,至今黑人占這個州人口的三分之一;4,因為戰(zhàn)略地位十分重要,這里是兵家必爭之地,法國、西班牙、英國和美國的軍隊都曾在這里苦苦爭戰(zhàn),1861年美國南北戰(zhàn)爭期間,這里也是雙方軍隊激烈交戰(zhàn)的戰(zhàn)場。正是這些特點使它成了爵士樂的搖籃。
在爵士樂的音樂成分中,有源于非洲的黑人音樂的節(jié)奏、有被簡化了的教堂音樂的遺響、有從種植園里傳出來的勞動歌曲、還有從當時的流行歌曲及其演唱風格中演化而來的表演技法。一般將新奧爾良的紅燈區(qū)斯托里維爾(Storyville,直譯為“故事城”)看作現(xiàn)代爵士樂的發(fā)源地,這里有許多黑人樂師,他們都是即興演奏的行家,使用的往往是南北戰(zhàn)爭期間雙方軍隊遺留下來的管樂器。1917年,斯托里維爾被警察封閉,于是這些黑人樂師紛紛到別的地方謀生,其中最集中、最有名的城市是芝加哥。不數(shù)年間,爵士樂就取代了雷格泰姆的地位,成為最熱門的音樂。它原來只是在黑人中流行,此后卻逐漸成為世界上最流行的舞曲,其狂熱程度超過了過去最流行的圓舞曲和波爾卡。爵士樂的風格還走進了交響樂、走進了音樂廳、走進了大學的課堂、成為一門正式課程。
樂隊組合
1、 吉他:Yoo-Shik Kim
貝司:Jae-Hwan Kim
鼓:Jin-Shil
Lazy Monday起初是一個六重奏樂隊,1999年后期開始在漢城有了一定的影響。主要演奏柔和華麗爵士和傳統(tǒng)爵士,那時他們的音樂是以薩克斯風為主。2001年,樂隊進行了重新組建,形成了現(xiàn)在的三重奏配置,樂隊受到Miles Davis, John Scofield, MMW, Herbie Hancock, Tribal Tech, Billy Cobham等的影響,并拓寬了他們Fusion音樂的風格,開始演奏Hendrix搖滾、70年代的靈魂歌、R&B、FUNK、布魯斯、Hip-Hop以及爵士樂。以樂隊名稱命名的首張專輯于2003年9月發(fā)行。
2、爵士樂隊-------一種特別形式的樂隊,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開始前創(chuàng)始于美國,大戰(zhàn)結束后很快在西歐流行。
爵士樂隊是現(xiàn)代資本主義城市的產(chǎn)物,資產(chǎn)階級的爵士樂隊演奏的音樂充滿了嘈雜的叫囂聲,企圖以此和街道上的公共場所(酒館,商店等)的喧鬧相競爭,而實際是把這種喧鬧之聲反映了出來.資產(chǎn)階級的爵士樂隊演奏的樂曲都是故作興奮的,律動刻板的,無精打采的,下流庸俗的......恰恰像一塊污泥丟到了純凈的水中,發(fā)出野蠻的叫囂聲,嗤嗤聲,隆隆聲,咆哮聲,怒號聲,噼啪聲;怪異的聲音會突然闖進來,讓人聯(lián)想到馬嘶聲,又有蠢豬的呼嚕聲,驢叫聲,青蛙求愛的咯咯聲......這些瘋狂的聲音形成一片混亂,用一種幾乎無法捉摸的演奏表達出來,這樣的哀叫聲如果聽上一兩分鐘,能令人認為是一個瘋子的樂隊在演奏----(高爾基:論胖子們的音樂),在蘇聯(lián),資產(chǎn)階級的爵士音樂并不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