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老師和學生都明白升學對一個學生人生的分量,既然逃不脫應試的宿命,只能費盡心思填鴨。這種語境下,沈陽雨田實驗中學跨市補課,看上去是對“禁補令”惹不起卻躲得起的現(xiàn)實演繹,實際也不過是應試教育下的蛋,要埋怨,也許只能埋怨坑爹的應試教育。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在素質(zhì)教育口號喊得山響的年代,為逃脫“禁補令”而密謀策劃的補課形式不可勝數(shù),跨市補課不過是其中的代表形式之一,在這方面,雨田實驗中學絕非第一家,也不會是最后一家。倘若不是其獨具匠心以“冬令營”為馬甲打掩護,倘若不是“雙節(jié)”期間新聞資源寡淡,這個事件還真沒理由火透網(wǎng)絡。
“禁補令”是針對學生減負而推出的,這個初衷沒有任何值得懷疑的地方。但讓人頗覺吊詭的是,它不但沒能完成給學生減負的任務,反而變相增加了許多學生的負擔。雨田實驗中學組織學生跨市補課就是個很生動的論據(jù)。本來學生們可以在自己學校暖暖和和的教室里補課,雖然假期遭侵占的感覺不太爽,但至少沒有挨凍之虞?,F(xiàn)在倒好,百公里大轉(zhuǎn)移來回折騰不說,暖也供不上、熱水也喝不上,在滴水成冰的東北地區(qū),簡直就是活受罪。最令人沮喪的是,這個罪還不是白受的,得花錢買——租車費、場地費、培訓費恐怕都得從家長荷包里扣。
即使沒有參加跨市補課的學生,很多人的假期也是終日不得閑。翻看以前的案例就能發(fā)現(xiàn),有的學校組織了假期網(wǎng)絡遠程培訓班,有的學校鎖上校門暗里補課,還有的學校通過家長委員會組織學生湊堆補課,反正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當然,很多學校還是很乖的,積極響應上級部門號召,不組織任何形式的補課,但家長們卻坐不住了,別的孩子都在補就俺的孩子在玩,那還了得,中考高考可從來不分你是哪個學校的。于是,假期培訓班就火了,盡管他們的收費一向很讓人肉疼。
成效適得其反,問題究竟出在哪兒?“禁補令”本身并沒問題,這個我們先前就說過了,壞就壞在它所處的土壤并不適合它生存。在應試教育的大旗下,學校絞盡腦汁密謀補課絕不是貪圖學生那點培訓費,而是提高升學率——它也是目前評判一所學校、一個老師優(yōu)秀與否的硬指標。很顯然,學校與學生、家長的利益是高度重合的,盡管補課讓大家都覺得很累,但為了那個終極目標,咬咬牙也就堅持了。所以說,當學校、學生、家長熱情高漲齊心協(xié)力為理想而奮斗之時,突然闖入的“禁補令”無疑很讓人掃興,很不受待見。沒辦法,素質(zhì)教育還在原地踏步,“禁補令”卻單兵突進深入到了敵后,孤立無援的情況下除了被圍剿還能有什么結(jié)局呢?
缺乏強有力的后盾支持,再犀利的政策也會被一路荊棘逐漸消磨侵蝕,最終難逃鈍掉的命運。流于形式的“禁補令”告訴我們,只要素質(zhì)教育還沒真正闊步邁進,為學生減負就只能是一個美麗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