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 孑遺 jiéyí
[survivor] 殘存者;遺民
三陷之后,城中無孑遺?!睹魇贰?/p>
余存
(1).遺留;殘存?!对姟ご笱拧ぴ茲h》:“ 周 餘黎民,靡有孑遺?!?毛 傳:“孑然遺失也。” 陳奐 傳疏:“《方言》《廣雅》皆云:孑,餘也。靡孑遺,即無餘遺?!薄逗鬂h書·應(yīng)劭傳》:“逆臣 董卓 ,蕩覆王室,典憲焚燎,靡有孑遺,開辟以來,莫或茲酷。” 唐 白居易 《寓意詩》之一:“一朝為灰燼,柯葉無孑遺。”《明史·黃鳳翔傳》:“與其要福於冥漠之鬼神,孰若廣施於孑遺之赤子?!?郭沫若 《星空·洪水時(shí)代》詩:“那時(shí)節(jié),魚在山腰游戲,樹在水中飄搖,孑遺的人類全都逃避在山椒?!?br>(2).殘存者;遺民。《明史·忠義傳四·徐世淳》:“三陷之后,城中幾無孑遺?!?清 馮桂芬 《皖水迎師記》:“ 顧 賊嗣是擁眾數(shù)十萬,馳騁蹫躪於 浙 東西千里中,陷城無虛月,勢益張, 江 浙 孑遺,無不趨 上海 洋涇之上?!?魯迅 《花邊文學(xué)·北人與南人》:“孑遺自然還是投降的,然而為奴隸的資格因此就最淺?!?br>(3).指遺跡。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一章二:“那三兩個(gè)堆積在一段高地上的龐大的頑石,說不定會(huì)是冰河時(shí)代的孑遺?!?郭沫若 《奴隸制時(shí)代·古代文字之辯證的發(fā)展》:“彩陶上的那些刻劃記號(hào),可以肯定地說就是 中國 文字的起源,或者 中國 原始文字的孑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