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散毛櫻桃sàn máo yīng táo
一、植物簡(jiǎn)介
種拉丁名:Cerasus patentipila (Hand.-Mazz.) Yü et Li
種別名 :散毛櫻
國(guó)內(nèi)分布:產(chǎn)云南西北部。
海 拔:2400-3000
命名來源:[comb.nov. : .]
中國(guó)植物志:38:046
英文植物志:9:412
組中文名:總狀組
組拉丁名:Sect.Phyllomahaleb
亞屬中文名:典型櫻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en.Cerasus
屬中文名:櫻屬
屬拉丁名:Cerasus
亞科中文名:李亞科
亞科拉丁名:PRUNOIDEAE FOCKE
科中文名:薔薇科
科拉丁名:Rosac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二、形態(tài)特征
喬木或灌木,高5—13米。小枝灰色,嫩枝灰綠色,密被長(zhǎng)柔毛和短柔毛,老后變粗呈黃褐色,脫落稀疏。 冬芽卵狀橢圓形,無毛。葉片倒卵狀長(zhǎng)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zhǎng)4—12厘米,寬3—5厘米,頂端尾尖或驟尾尖,基部寬楔形,圓形至微心形,邊緣除基部外大部為2—3齒組成的重鋸齒,齒端有頭狀或截頭狀腺體,上面綠色,幼時(shí)被疏柔毛,老后脫落幾無毛,下面顏色稍淺,沿脈密被橫展疏柔毛,脈間疏被短柔毛,老后毛變粗呈黃褐色,側(cè)脈8—11對(duì);葉柄長(zhǎng)0.8—2厘米,密被開展長(zhǎng)柔毛,老后變粗呈黃褐色,頂端有1—3個(gè)有柄截頭狀或盤狀腺體;托葉披針形,邊緣有長(zhǎng)柄腺體?;ㄐ蚪鼈惴靠偁睿L(zhǎng)4—8厘米,有花2—4朵,通常苞片內(nèi)均有花,稀下部1—2苞片不孕;總苞片淡褐色,倒卵狀長(zhǎng)圓形,長(zhǎng)7一8毫米,寬4—5毫米,邊具有柄的頭狀腺體;花軸密被疏柔毛,老后變粗呈黃褐色;苞片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zhǎng)1—1.5(1.8)厘米,寬0.5—1.2厘米,邊具有柄的盤狀或截頭狀腺體,兩面被疏柔毛或脫落幾無毛;花柄長(zhǎng)1.5—2.5厘米,密被疏柔毛,萼簡(jiǎn)近管狀,基部擴(kuò)大與頂部近等寬或稍小,長(zhǎng)約6毫米,寬3—4毫米,外面被疏柔毛;萼片卵狀三角形,長(zhǎng)約2毫米,約為萼管長(zhǎng)的1/3,花后明顯反折;雄蕊36;子房無毛,花柱除頂端外疏被柔毛,伸出于雄蕊之外,柱頭頭狀。核果紅色,卵球形,縱徑約10毫米,橫徑約8毫米;核表面有皺紋。 花期4—5月,果期7月。
三、產(chǎn)地分布
1、基本概況
產(chǎn)云南西北部。生于山坡林中,海拔2600—3000米。模式標(biāo)本采自維西立地坪。
2、物種提示
本種與四川櫻桃C.szechuanica(Batm.)Yu et Li近緣,但本種小枝、花軸、葉柄和葉下面脈上疏被長(zhǎng)柔毛,老后變粗呈黃褐色,萼筒近管狀,基部與上部近等寬或稍小,萼片短于萼筒,僅為萼筒長(zhǎng)的1/3,花柱明顯伸出雄蕊外,除頂部外大部分被長(zhǎng)柔毛,可以區(qū)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