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詞語解釋
拼音:pào bā
詞義:長時間地待在酒吧、網(wǎng)吧等場所(多指消磨時光)。
詞性:動詞
來源:《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五版1026頁
泡吧族群分析
“吧”是21世紀很流行的詞,陶吧、書吧、布吧等等。泡,有沉浸的意思。浸泡在酒吧里,沉醉在一種氣氛中,它的精髓會像溫泉里的礦物質(zhì)一樣,慢慢滲透到人的身體里、血液中。偶爾到酒吧里坐坐的人,算不得泡吧一族。沉迷于酒吧生活的人每星期至少有兩個晚上在酒吧里度過。泡吧的方式也絕非蜻蜓點水,而是在酷愛的酒吧里一坐屁股就不挪窩,抑或像楚留香一樣,一晚上跑幾個地方,在不同的風格中成全自己的感觀和精神享受。
泡酒族
泡酒的人,絕對是一個城市的“時尚精英”。他們年齡在20歲至40歲之間,有一定的經(jīng)濟實力,但是又不為工作和家庭的壓力所累,有大把的時間和足夠的閑錢來追逐時尚潮流。由于晚上都泡吧了,所以很少看電視,不會變成電視的俘虜——弱智的沙發(fā)土豆。泡在酒吧里雖然是不動的,但酒吧里的話題、音樂、客人是流動的,城市生活內(nèi)容的變化是它的主題,像時尚溫泉一樣滋養(yǎng)著吧迷們。 現(xiàn)代人對于時尚生活方式的理解是,既有一份能夠安身立命的工作,又能練就一個到多個足夠達到專業(yè)級水平的業(yè)余愛好。工作只是為了賺錢,但愛好是超越金錢目的的純自我表達和完善人生的事情,能不為了錢而做好一件事,是商業(yè)社會里人的一種精神價值的體現(xiàn)。而泡吧的人都有這方面的潛質(zhì)。
音樂族
一些為了聽音樂而去泡吧的人,只會放流行歌曲的酒吧他們是不去的,他們?nèi)サ木瓢?,要么是有樂隊演出,而且是有一定水準的地下樂隊,?jīng)常能帶來一些原創(chuàng)音樂。要么是沖著DJ去酒吧,DJ是對音樂的一種再創(chuàng)作,在他們的引領(lǐng)下可以使人對很多樂曲重新理解。還有不少酒吧里播放的是老板從國外帶回來的最前沿或非常風格化的樂曲,樂迷們也很愿意去這種地方,時時來一個另類音樂的洗禮。
品酒族
還有一種人在酒吧里變成了品酒大師,這里指的是品酒而非酗酒,他們可以找到北京最好的紅酒出自哪里,或哪里才能找到最醇香的啤酒,他們了解每一種雞尾酒的炮制方法,有的人甚至能體味出酒與雪茄、酒與音樂、酒與女人或男人的最佳搭配組合。
夢境族
在一些主題式酒吧里,有些人在完善著自己作為球迷、影迷、牌迷的人生,還有一些人在泡吧中成了室內(nèi)裝飾的專家,一些人成了自由撰稿人,一些人成了語言學(xué)家…… 哪怕只是無謂的泡在酒吧里的人,也在做著一些夢。酒吧里燈光總是較暗,世界顯得不真切。酒吧生活就是城市的夢境,夢雖然是虛幻的,但它給予城市人真切的生活動力。
女人泡吧
酒吧里,音樂、酒、煙、演唱者合成風景,泡吧的女人是組成風景不可或缺的畫面。
獨自泡吧的女人會給人孤寂和神秘感,會有人揣測,如果湊巧她穿黑衣,又抽煙,面帶落寞,那簡直就是愛情片的經(jīng)典劇情,她的職業(yè)、年齡、服飾都可疑,也許正經(jīng)歷情感波折,或許腰纏萬貫卻孤獨無依,也可能是一文不名到這里來尋找機會的膚淺女子,或者是體驗生活的美女作家。
兩個女人或一群女人泡吧,神秘感要降低很多,大約是過生日的女友,想找些樂子或刺激的姐妹。一群女人在一起,膽子就要大得多,原來乖乖女和溫柔淑女都會判若兩人,反正怎么做都不會有人以為怪。相反,如果過于拘束,正襟危坐,堅持不喝酒,只點菊花茶或者冰水,而且是一小口一小口地抿,也不跟著音樂大聲和,倒會讓人覺得實在太做作。如果只是這樣,何必來酒吧?愛泡吧的女人覺得,泡吧是體現(xiàn)另一種生活狀態(tài),打碎平常的自己,看到自我的另一面,都市的另一張臉,哪一張更真實?如果真的要緩解壓力、釋放自我、獲得快感,多數(shù)女人還是選擇泡吧。
男人泡吧
酒吧是一個曖昧的地方。它體現(xiàn)在像月暈一樣泛著微光的尼泊爾燈籠,被燈光虛化的男女眼神,像大海深處無聲無息游動的魚,隨著咖啡與酒精,在口舌之間洶涌澎湃。酒吧給人的觸感是柔軟的,放松的,卻又是危險的,一不小心,就迷失了方向。
酒吧是曖昧的代詞。如果男人喜歡泡吧,他的形象就在人們眼前模糊起來———甚至苦心經(jīng)營的條塊肌肉,頓時也耷拉下來,像注了水似的。酒吧讓男人脫去男人堅硬的偽裝,慢慢地把他們化進沙發(fā),拔都拔不起來。
男人泡吧,理由有很多,選擇卻只有三種,要么喝茶,讓理性一杯接一杯地續(xù);要么喝酒,讓迷亂一口接一口地醉,要么就著咖啡,把熱氣騰騰的情感一勺連一勺地澆。男人跟男人泡,多半就事論事,直奔主題。只有男人跟女人泡才稱得上泡吧,男人約了女人泡吧,話題總會不由自主地滑向浪漫。
但是泡久了,再清醒再堅硬的男人也泡成了水,乃至稀泥?!犊ㄋ_布蘭卡》里亨弗萊·鮑嘉與英格麗·褒曼在酒吧重逢,鮑嘉有一句滄桑的臺詞這么說:“這個世界的問題,就在于每個人都少喝了兩杯酒,以至都太過清醒。”如果鮑嘉活到現(xiàn)在,興許會把臺詞改一改了。
社會詮釋
泡吧與其說是一種行為,不如說它是一種生活方式。酒吧的喧鬧、酒的氣味、淡淡的煙草味道、還有喝酒的人,不是讓人迷離就是讓人瘋狂,讓人真情流露也讓人沉溺在靡麗當中,忘卻了白天的世界,將所有的煩心事融化在冰涼的酒精里,或快或緩的灌到胃里,每一個酒吧不同的裝飾營造出不同的空間,再加上不同的音樂與大多數(shù)相同的酒精,很容易讓一個人變得脆弱而感性,變得真實和善感。
酒吧營造出各種虛擬的氣氛,讓人身居城市,也可以感到自己身處叢林、海灘、高山和過去的某個年代。它在大家都熟視無睹的城市空間中布置出異質(zhì)的空間,讓人在夜晚與酒、燈光、異性、音樂和一種說不上來的氛圍及氣味兒一同沉醉。曾經(jīng)以為酒吧不能改變我們的生活,頂多只能構(gòu)成一個單薄的環(huán)節(jié),就像飯館、茶藝館和KTV。但是酒吧還是潛移默化無法阻攔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改變了對事物的認知。
生活在鋼筋水泥森林中的人們,很多心情和美好似乎經(jīng)常被淹沒于匆匆的城市節(jié)奏和繁忙的工作當中,人與人之間變得無比陌生,孤獨的感覺總會時時縈繞著我們每一個人。閑暇之余,呼朋結(jié)伴或一個人走進酒吧,來一杯適合自己口味的酒喝下的時候,心中壓抑便隨著音樂排譴出,重新尋回那份自由和灑脫。盡管朦朧的氣氛下盡是些陌生的面孔,但是每個人的臉上都原原本本地展示著自己內(nèi)心的喜怒衰樂,那是一種自然不失真的人生本色。在這里心與心之間也不必筑起一道藩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