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來復(fù)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詳細(xì)解釋
  • 詞語解釋
    qī rì lái fù ㄑㄧ ㄖㄧˋ ㄌㄞˊ ㄈㄨˋ

    七日來復(fù)(七日來復(fù)) 

    (1).指陽氣自剝盡至復(fù)來共七天。《易·復(fù)》:“反復(fù)其道,七日來復(fù),天行也。” 王弼 注:“陽氣始剝盡至來復(fù),時(shí)凡七日。” 孔穎達(dá) 疏:“天之陽氣絶滅之后,不過七日陽氣復(fù)生,此乃天之自然之理,故曰天行?!币徽f“七日”指“七月”。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經(jīng)說·七日來復(fù)》:“七日來復(fù)者,昔之計(jì)月,非其正歲,則以日數(shù)之,即《豳》詩‘一之日’、‘二之日’是也。” 宋 朱熹 《近思錄》卷一“七日來復(fù)” 清 茅星來 注:“日即月也,猶《詩》言‘一之日’、‘二之日’也。以卦配月,則自五月陽始消而為姤,至十一月陽生而為復(fù),凡七月也?!?/p>

    (2).泛指陰陽循環(huán)。 清 嚴(yán)復(fù) 《原強(qiáng)》:“今微論西洋教宗如何,然而七日來復(fù),必有人焉?!?/p>

    (3).稱一星期為一來復(fù),星期日為“來復(fù)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