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褥香爐
wò rù xiāng lú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漢武帝 時巧匠 丁綬 制作的一種香爐,可使爐體經(jīng)常保持平衡,便于置之褥中,故名。 南朝 梁 殷蕓 《小說》卷一:“ 武帝 時, 長安 巧手 丁綬 者,為恒滿燈,七龍五鳳,雜以芙蓉、蓮藕之奇。又作臥褥香爐,一名被中香爐,本出 房風 ,其法后絶,至 綬 始更為之。機環(huán)運轉(zhuǎn)四周,而爐體常平,可致之被褥,故以為名?!笔乱嘁姟段骶╇s記》卷一,惟“丁綬”作“丁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