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殼蝸牛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拼音: dài ké wō niú

    解釋:陸上生活的螺類,約22,000種。大多屬于腹足綱(Gastropoda)肺螺亞綱(Pulmonata),少數(shù)屬于前鰓亞綱(Prosobranchia)。取食腐爛植物質(zhì),產(chǎn)卵于土中。在熱帶島嶼(如古巴)最常見,但也見于寒冷地區(qū)(冬天蟄伏)。樹棲種類的色澤鮮艷,而地棲的通常單色。非洲的瑪瑙螺屬(Achatina)體型最大,多超過20公分(8寸)。歐洲的大蝸牛屬的幾個種常作佳肴,尤其在法國。參閱腹足類(gastropod)條。

    蝸牛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雖然它的嘴大小和針尖差不多,但是卻有25600顆牙齒。在蝸牛的小觸角中間往下一點兒的地方有一個小洞,這就是它的嘴巴,里面有一條鋸齒狀的舌頭,科學家們稱之為“齒舌”。

    蝸牛并不是生物學上一個分類的名稱。一般指大蝸??频乃蟹N類動物,廣義的也包括腹足綱其他科的一些動物〔包括蛞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