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冕鷦鶯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拼音:àn miǎn jiāo yīng

    解釋:體型略小(11.5厘米)的紅褐色鷦鶯。尾不甚長(zhǎng),眼先及眉紋近白。繁殖期上體紅褐而頭近灰,下體白,腹部、兩脅及尾下覆羽沾皮黃。與褐頭鷦鶯的區(qū)別在尾較短,上體多偏紅色。與非繁殖期的灰胸鷦鶯的區(qū)別在眉紋顯著且延至眼后,嘴褐色較重,上體多偏紅色。

    虹膜-褐色;嘴-角質(zhì)褐色;腳-偏粉色。

    叫聲:叫聲為微弱高音seep, seep, seep聲;顫鳴及重復(fù)的興奮吱叫。鳴聲為重復(fù)的一連串尖聲chewp, chewp, chewp。

    分布范圍:印度東北部及東部至中國(guó)南方、緬甸和東南亞。

    分布狀況:指名亞種常見(jiàn)于西藏東南部、云南西部和南部的低地次生林及灌叢。

    習(xí)性:隱身于低矮密叢,活躍而好動(dòng)。秋冬季結(jié)成小群。對(duì)"呸"聲有反應(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