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片格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玉片格

    釋:與減格略別。如“氣醢”即可作“乙酉”。

    例:唐虞有,堯舜無;商周有,湯武無;古文有,今文無(字)口

    注:由唐、虞、商、周、古字脫出共同有的“口”字(金蟬脫殼格同)

    岐王宮是唐時皇戚的住宅,后來被人羨稱富貴人家。杜甫《江南逢李龜年詩》有“岐王宅里尋常見”句,便是這種借喻。據(jù)載,岐王宮內(nèi)外植竹成林,竹枝上掛著許多碎玉片,夜靜風來,玉片相擊的聲音十分清晰,因號稱“占風鐸”。謎人取題面上各字中有同一種字素構(gòu)成,并把這些字形比作玉片似的,叫“玉片格”。如一則舊謎:“唐虞有堯舜無,商周有湯武無,古文有今文無”猜一“口”字。謎面上“唐虞商周古”五字修竹林,五字中各具一同形的字素“口”字,似玉片掛在竹上一樣。“有”是示意詞如“風”,去擊動“口”,似傳玉片之聲。至于“堯舜湯武今”都是用“無”來說明它是比襯字,今謎擬制都不見用。如“個個參加運動會”(云),“提倡晚婚個個響應(yīng)”(日)。由此可見,這類謎的制法:其面謎中的字必須具同形字素二三個以上,并有示意詞在中導(dǎo)明。

    另一則“生旦丑末”猜“一”字,因其示意詞“末”是方位詞對三字的明定,故應(yīng)猜“三”才準確。“瀾滄江畔”猜“淼”字,才是理所當然的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