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旅游病是指很多人都將在春夏之際,氣候宜人的時節(jié)出門旅游,然而,由于旅行中,自然環(huán)境、氣候條件以及飲食、作息時間發(fā)生的改變,會令許多出游者感到不適,因此被稱為“旅游病”。對此,專家建議,出游者應對一些常見的“旅游病”的發(fā)病條件及預防方式有所了解。
簡介
暑期到來,以學生、教師為主的出游大軍,將暑期旅游市場攪動得一片紅火。不過,醫(yī)療專家提醒市民,暑假給許多人帶來旅游的機會,由于旅行中,自然環(huán)境、氣候條件以及飲食、作息時間發(fā)生的改變,當你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時光時,別忘了預防由此而來的旅游病。
癥狀
花粉過敏癥
由于外出旅游接觸面廣,飲食不衛(wèi)生,加之身體容易疲勞,水土不服,暈船暈車等原因,因此容易得各種“旅游病”。
花粉過敏癥多由各種樹木或其他植物的花粉引起,一般表現(xiàn)為呼吸道和眼部出現(xiàn)不適癥狀,如鼻塞、流涕、打噴嚏,鼻腔、眼角以及全身發(fā)癢,與支氣管哮喘相似;嚴重者還會出現(xiàn)胸悶、憋氣。春、夏、秋三季是花粉過敏癥的流行高峰期。
因此,有過敏反應的人最好不要選擇這個時期外出旅游,尤其不要選擇有風的天氣去旅游。如需外出,要備上脫敏藥物,如苯海拉明、撲爾敏等。
旅游露宿癥
有些青年人在夏、秋旅游時,為了貪圖涼快,喜歡在野外露宿。結(jié)果,第二天醒來不是頭痛、頭暈,就是腹痛、腹瀉、四肢酸痛,周身不適。
預防旅游露宿癥,最好的辦法是不在野外露宿,如確實找不到住處,也應搭個簡易帳篷,且露宿地點應選擇在干燥、通風、平坦之處,最好選擇東南坡,搭地鋪時,可找些干草當“褥子”,既防潮又解乏。
海濱旅游癥
海濱空氣濕度大,空氣中鈉離子含量較高,患有急性風濕病、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滲出性胸膜炎和心力衰竭的人不宜去海濱旅游,否則會加重病情,患上海濱旅游癥。
洞穴旅游癥
洞穴里固然涼爽,但并不是任何洞穴都可隨便進去的,一些人跡罕至的巖洞、荒廢的古塔,長年無人去,陰冷潮濕,久而久之,便會滋生各種各樣的細菌、病毒,游人會被感染;而且這些地方還常有毒蛇、蝙蝠等出沒。因此,外出旅游不要見洞即進,要調(diào)查清楚,以免受到傷害。
旅游日射病
一些老年人夏季外出旅游不戴遮陽帽子,使太陽的輻射熱和紅外線穿透頭顱骨,引起腦部損傷而得病。通常癥狀為劇烈頭痛、眼花耳鳴、皮膚干燥、惡心嘔吐,嚴重時會出現(xiàn)痙攣、心肺功能不全、暈厥、甚至有生命危險。預防方法是:夏季外出旅游,遇上烈日當空,一定要戴好遮陽帽和太陽鏡。同時要帶足清涼飲料、人丹、十滴水等消暑藥品;老人應避免到烈日暴曬、炎熱無風的野外作徒步旅游;夏季旅游應盡量減輕行裝,服裝以淺色質(zhì)薄寬松的為宜。
旅游失眠癥
外出旅游,住宿環(huán)境和條件經(jīng)常變化,尤其是住在一些設(shè)備環(huán)境條件較差的旅店,遇到蚊叮蟲咬、燈光太亮、被褥不潔、人多嘈雜等情況,常使老人難以入眠。預防辦法:盡可能選擇條件較好的住宿處,睡前用熱水泡泡腳或洗個溫水澡,全身放松,排除雜念,即可安睡。
旅游步行病
旅游期間由于步行走路多,或所穿鞋子不合腳而引起腳趾、腳跟、腳底打水泡或腿肚子抽筋,統(tǒng)稱“旅游步行病”。預防方法是:避免長時間連續(xù)步行,所穿的鞋子要柔軟、舒適、防滑,休息時間熱水浸腳,進行小腿按摩。
高山旅游病
由于高山和高原地區(qū)地勢高,空氣較稀薄,氧氣減少,老年人到這些地方旅游會出現(xiàn)頭痛、胸悶、呼吸短促、脈搏增快等反應,所以,老年人最好不要到這類地方去旅游,以免發(fā)生意外。
旅游性病傳播
淋病、疥瘡、陰虱病、生殖器皰疹、尖銳濕疣、滴蟲病等性傳播疾病,可通過床單、床罩、公共浴巾、沙發(fā)等媒介物傳染給他人。因此,外出旅游要十分注意個人衛(wèi)生,盡量不用公共浴巾等。
旅游性腹瀉
旅游性腹瀉大多是飲食不潔,感染痢疾桿菌、沙門氏菌等所致。大便呈稀水狀,伴有腹痛、發(fā)熱、惡心嘔吐、食欲大減等癥狀。為預防腹瀉,除注意起居和飲食衛(wèi)生外,在旅游外出時應隨身備帶痢特靈、復方新諾明、氟哌酸等治瀉藥物。
種類及建議
常見的“旅游病”主要種類有腹瀉、失眠、高山反應、暈車、紫外線輻射傷害皮膚等。這些疾病預防起來也并不困難,重要的在于選擇科學的預防方法。
腹瀉
旅途腹瀉其實有一個學名,叫“旅行者腹瀉”。該種腹瀉是旅行者的腸道感染了外地不衛(wèi)生飲食中的細菌或病毒引起的。80—85%的旅行者腹瀉都是有害菌引起的,10%歸咎于病毒,極少情況是由于真菌和寄生蟲感染。造成旅行者腸道容易被有害菌感染的原因是旅途飲食和作息變化引起的腸道菌群失調(diào):腸道自有的益生菌短時間內(nèi)急速減少,造成腸道免疫力底下。
補充益生菌能有效預防腹瀉的發(fā)生。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出游者千萬不要濫吃抗生素來治療腹瀉。因為過量的抗生素在殺滅有害菌的同時也會殺滅益生菌,使旅行者在感染性腹瀉停止后,出現(xiàn)因為嚴重缺乏益生菌的功能失調(diào)性的腹瀉;而且濫用抗生素會提高腸道有害菌的抗藥性,增加治療的難度。
失眠
有些人在旅程中會出現(xiàn)失眠現(xiàn)象。原因之一是初到新地入睡環(huán)境改變、噪音影響、光感和氣味變化導致入睡困難;原因之二是過度興奮、疲勞或者由慢性病引發(fā)的不適影響睡眠。
要克服旅游失眠,首先應保持情緒愉快,盡可能保持平時飲食、起居、睡眠等習慣,每到一處新地方應盡快適應當?shù)氐臍夂颦h(huán)境,克服生疏感,如果條件允許,出行時最好帶上一兩件日常陪伴自己睡眠的東西,比如抱枕、布娃娃或者放在枕邊滴滴答答走個不停的鬧鐘。
暈車暈船
造成暈車暈船的原因,主要在于車船的直線變速運動、顛簸、擺動或旋轉(zhuǎn)時造成部分神經(jīng)系統(tǒng)非常敏感的人的身體局部功能紊亂,這種情況多見于體質(zhì)虛弱者,以女性為多。睡眠不足、飲食不當、精神緊張、某種氣味的不良刺激,均可誘發(fā)或加重癥狀。天熱時,車廂和船艙內(nèi)開有空調(diào),一般都處于密封狀態(tài),會加劇暈車暈船現(xiàn)象。
防治暈車暈船,首先要保證睡眠充足,飲食宜清淡,不要過饑或過飽,不要喝酒,同時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暈車暈船時,患者最好平臥休息。如無條件平臥,可將頭靠在椅背上,閉目休息,最好能換坐在近窗的位置上,空氣清新有利于緩解、減輕癥狀。同時,可用清涼油或風油精等涂擦頭額部位,或在肚臍上直接貼上傷濕止痛膏。
高山反應
登山是出游者的一個主要選擇,但由于海拔較高的話,旅游者在出游登山時很容易出現(xiàn)高山反應,表現(xiàn)為嘔吐、耳鳴、頭痛、發(fā)燒,嚴重者會出現(xiàn)感覺遲鈍、情緒不寧、產(chǎn)生幻覺等,也可能產(chǎn)生浮腫、休克或痙攣等癥狀。
出游者登山上升的速度不宜太快,最好步調(diào)平穩(wěn)并配合呼吸,同時要視坡度的急緩作調(diào)整,使運動量和呼吸成正比,尤其避免急促的呼吸。上升的高度應逐漸增加,每次攀爬的高度應適當控制,以適應氣壓降低、空氣稀薄的環(huán)境。行程不宜太緊迫,睡眠、飲食要充足正常,經(jīng)常性地作短時間的休息,休息時可作柔軟操或深呼吸來強化循環(huán)功能及高度適應,平常應多作體能訓練以加強攝氧功能。
紫外線輻射
盛夏時節(jié)紫外線輻射加強,稍不注意就可能發(fā)生日光性皮炎、色素增加及引發(fā)雀斑,紫外線輻射還會抑制人體免疫系統(tǒng),使?jié)摲牟《靖腥緩桶l(fā)。
一、要合理安排游玩時間,盡可能避免中午外出。
二、要盡量穿色淺、質(zhì)薄的衣服,以寬松、吸汗性強的長袖衣服為好
三、要在烈日下戴上防護帽及太陽鏡
四、要減少“日光浴”
五、要多聽當?shù)氐奶鞖忸A報,了解紫外線輻射強度,并選用合適的防曬用品保護皮膚。
調(diào)節(jié)
“旅游病”還會導致部分旅游者在旅行回來后仍沉浸在旅游的回憶中,難以忘記旅途中愉快或郁悶的事情,并很難在心理上由旅游者向工作者的角色轉(zhuǎn)變過來,以至于影響工作。
對于該現(xiàn)象,旅游者應注意調(diào)整心態(tài),將旅途中的消化過程放在今后一段時間內(nèi)做,不應急于一時一地,應當變旅游感受為精神收獲,以充沛精力投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