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利
qū lì
  • 拼 音:qū lì
  • 注 音:ㄑㄩ ㄌㄧˋ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亦作“趍利”。1.追求財(cái)利?!蛾套哟呵铩柹隙弧罚骸皭t乎財(cái),薄乎施,覩貧窮若不識(shí),趨利若不及?!薄妒酚洝へ浿沉袀鳌罚骸凹捌渌?,好賈趨利,甚於 周 人?!薄抖膛陌阁@奇》卷一:“少不得有一伙有本錢趨利的商人,貪那貴價(jià),從外方賤處販將米來(lái)?!?br>(2).泛指求利、逐利。 漢 王符 《潛夫論·勸將》:“凡人所以肯赴死亡而不辭者,非為趨利,則因以避害也。” 晉 葛洪 《抱樸子·行品》:“無(wú)忠信之純固,背恩養(yǎng)而趨利者,叛人也?!薄缎绿茣だ钭陂h傳》:“ 德裕 曰:‘今中朝半為黨人,雖后來(lái)者,趍利而靡,往往陷之。陛下能用中立無(wú)私者,黨與破矣。’”
    (3).求勝;取勝。《資治通鑒·漢獻(xiàn)帝建安十二年》:“兵貴神速。今千里襲人,輜重多,難以趨利?!?宋 陳亮 《酌古論·孫權(quán)》:“ 曹公 并 荊州 之眾,東向俱下,而輕騎兼進(jìn),千里趍利,復(fù)與 吳 爭(zhēng)長(zhǎng)於舟楫之間,此其勢(shì)易拒也?!?明 王玉峰 《焚香記·傳箋》:“吾聞兵法:百里而趨利者蹶上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