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店難民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快餐店難民”需要社會關(guān)愛

    摘要

    所謂“快餐店難民”,指的是那些連在網(wǎng)吧包夜的錢都沒有,只好在麥當勞、肯德基等24小時營業(yè)的快餐店里要上一杯最便宜的飲料,整夜躲避嚴寒的人。

    快餐店難民-簡介

    一些快餐店推出24小時營業(yè),本意是給予顧客更多的選擇,吸引客流,增加銷售量,但一個新興名詞卻從美國起源并流傳開來——“快餐店難民”。2007年,日本人特地為這類人群取了一個新名詞“McRefugees”,指的是一些人辛勤工作,但工資太低,付不起房租,索性將通宵營業(yè)的麥當勞當成超廉價宿舍,每晚進去買一杯咖啡住宿一宿。

    快餐店難民-現(xiàn)象

    2006年9月,麥當勞在中國推出第一批24小時餐廳。同年12月,北京一家媒體發(fā)表報道,稱北京一家麥當勞餐廳改成24小時營業(yè)后,成了一些無家可歸的流浪者之家。這些人凌晨后進入餐廳,并不點餐,而是直接到座位上開始睡覺,有的趴在桌子上,有的橫躺在長條座位上,有的靠著墻壁睡覺,直到早晨9點來鐘才陸續(xù)離開。

    首爾也出現(xiàn)了“快餐店難民”。這些人為了省下網(wǎng)吧費和桑拿費,到快餐店要上一個漢堡或一杯可樂,躲避嚴寒。等公交車或地鐵首車的勞動者、等待顧客的代理司機,也趴在餐桌上睡覺。其中女性多于男性,大概是因為不敢隨意在地下通道過夜。

    凌晨3點,首都首爾鐘路1街的樂天利快餐店里依然人頭攢動。在擁有120個餐臺的店里,一共有20多人,其中幾個人正倚著椅子或趴在桌子上睡覺。一名50多歲的婦女坐在收銀員看不見的角落里倚著隔板打瞌睡。桌上是一只喝完了的可樂紙杯。旁邊桌上也有一位50多歲的婦女趴著睡覺。店員說:“他們是老主顧了,每天晚上11點左右來,睡到第二天早上7點?!?010年1月10日晚上,有30多人陸續(xù)來到店里躲避黑夜與嚴寒,在凌晨離開。

    其實,“快餐店難民”并非韓國人的“發(fā)明”,日本早在2007年就出現(xiàn)了所謂的“麥當勞難民”。許多低收入民眾因負擔不起大都市的房租,索性寄居在24小時營業(yè)的麥當勞,吃喝拉撒一并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