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榫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拼音:míng sǔn

    解釋:平板角按合用燕尾榫而外露的稱明榫。是指制作好家具之后在表面能看到榫頭,而暗榫是在家具表面上看不出來的。因為兩部件結(jié)合后不露榫頭,所以也叫悶榫。

    明榫與暗榫所用的部位不同,明榫多用在桌案板面的四框和柜子的門框處。明式靠椅和扶手椅的椅背搭腦和扶手的轉(zhuǎn)角處常用暗榫。暗榫的形式多種多樣,單就直材角結(jié)合而言,就有單悶榫和雙悶榫。單悶榫是在橫豎材的兩頭一個做榫舌,一個做榫窩。雙悶榫是在兩個拼頭處同時做榫頭和榫窩。兩接頭的榫頭一左一右,榫窩亦一左一右,與榫頭相反,這樣兩側(cè)榫頭就可以互相插進對方的槽口。還有一種悶榫結(jié)合方法,橫豎材都切出45度斜面,在斜面上鑿出榫窩,再用一塊方木塊插入兩邊的榫窩,用膠粘牢。直材角結(jié)合還有不用45度斜面的,它是把橫材下面做出榫窩,直材上端做出榫頭,將橫材壓在豎材上,這種做法俗稱“挖煙袋鍋”。

    不同時期明榫與暗榫的使用上也多有不同。明式家具中多使用明榫,包括凳、椅、桌、床、柜等。能用明榫的地方皆用明榫并配以破頭楔,以達到堅固并維修方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