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在化學突觸傳遞中擔當信使的特定化學物質。簡稱遞質。隨著神經生物學的發(fā)展,陸續(xù)在神經系統(tǒng)中發(fā)現(xiàn)了大量神經活性物質。
神經遞質的特征
神經遞質必須符合以下標準:①、在神經元內合成。②、貯存在突觸全神經元并在起極化時釋放一
定濃度(具有顯著生理效應)的量。③、當作為藥物應用時,外源分子類似內源性神經遞質。④、神經元或突觸間隙的機制是對神經遞質的清除或失活。如不符合全部標準,稱為“擬訂的神經遞質”。
三、神經遞質的分類
腦內神經遞質分為四類,即生物原胺類、氨基酸類、肽類、其它類。生物原胺類神經遞質是最先發(fā)現(xiàn)的一類,包括:多巴胺(DA)、去甲腎上腺素(NE)、腎上腺素(A)、5-羥色胺(5-HT)也稱(血清素)。氨基酸類神經遞質包括:γ-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谷氨酸、組胺、乙酰膽堿(Ach)。肽類神經遞質分為:內源性阿片肽、P物質、神經加壓素、膽囊收縮素(CCK)、生成抑素、血管加壓素和縮宮素、神經肽y。其它神經遞質分為:核苷酸類、花生酸堿、阿南德酰胺、sigma受體(σ受體)。
重要的神經遞質和調質有:①乙酰膽堿。最早被鑒定的遞質。脊椎動物骨骼肌神經肌肉接頭、某些低等動物如軟體、環(huán)節(jié)和扁形動物等的運動肌接頭等,都是以乙酰膽堿為興奮性遞質。脊椎動物副交感神經與效應器之間的遞質也是乙酰膽堿,但有的是興奮性的(如在消化道),有的是抑制性的(如在心肌)。中國生理學家張錫鈞和J.H.加德姆(1932)所開發(fā)的以蛙腹直肌標本定量測定乙酰膽堿的方法,對乙酰膽堿的研究起了重要作用,至今仍有應用價值。②兒茶酚胺。包括去甲腎上腺素(NAd)、腎上腺素(Ad)和多巴胺(DA)。交感神經節(jié)細胞與效應器之間的接頭是以去甲腎上腺素為遞質。③5-羥色胺(5-HT)。5-羥色胺神經元主要集中在腦橋的中縫核群中,一般是抑制性的,但也有興奮性的。中國一些學者的研究表明,在針刺鎮(zhèn)痛中5-羥色胺起著重要作用。④氨基酸遞質。被確定為遞質的有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和甘氨酸(Gly)。谷氨酸是甲殼類神經肌肉接頭的遞質。γ氨基丁酸首先是在螯蝦螯肢開肌與抑制性神經纖維所形成的接頭處發(fā)現(xiàn)的遞質。后來證明γ-氨基丁酸也是中樞的抑制遞質。以甘氨酸為遞質的突觸主要分布在脊髓中,也是抑制性遞質。⑤多肽類神經活性物質。近年來發(fā)現(xiàn)多種分子較小的肽具有神經活性,神經元中含有一些小肽,雖然還不能肯定它們是遞質。如在消化道中存在的胰島素、胰高血糖素和膽囊收縮素等都被證明也含于中樞神經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