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竺
nán tiān zhú
  • 拼 音:nán tiān zhú
  • 注 音:ㄣㄢˊ ㄊㄧㄢ ㄓㄨˊ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1).南部 印度 。 印度 古稱 天竺國(guó) ,分東、南、西、北、中五部。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河水一》:“自 新頭河 至 南天竺國(guó) ,迄於 南海 ,四萬(wàn)里也?!?唐 李白 《僧伽歌》:“此僧本住 南天竺 ,為法頭陀來(lái)此國(guó)?!?br>(2).灌木名。 宋 陸游 《新寒》詩(shī):“安石榴房初小坼,南天竺子亦微丹?!?元 李衎 《竹譜詳錄》卷七:“藍(lán)田竹,在處有之,人家喜栽花圃中。木身,上生小枝,葉葉相對(duì),而頗類竹……世傳以為子碧如玉,取 藍(lán)田 種玉之義,故名。或云:此本自 南天竺國(guó) 來(lái),自為南天竺,人訛為藍(lán)田竹。”
    (3).曲名。參閱 唐 崔令欽 《教坊記·曲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