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根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橘根jú gēn

    橘根的功效介紹:

    橘根 (《民間常用草藥匯編》)

    來源:為蕓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種橘類的根。

    植物形態(tài)詳橘條。

    采集:9~10月采收。

    性味:《重慶草藥》:味苦辛,性平,無毒。

    功用主治-橘根的功效:①《民間常用草藥匯編》:順氣止痛,除寒濕。

    ②《重慶草藥》:理氣。

    治氣痛,氣脹,膀胱疝氣。

    用法與用量

    內(nèi)服:煎湯,3~5錢。

    動植物形態(tài):橘 常綠小喬木或灌木,高3-4m。枝細,多有刺。葉互生;葉柄長0.5-1.5cm,有窄翼,頂端有關節(jié);葉片披針形或橢圓形,長4-llcm,寬1.5-4cm,先端漸尖微凹,基部楔形,全緣或為波狀,具不明顯的鈍鋸齒,有半透明油點?;▎紊驍?shù)朵叢生于枝端或葉腋;花萼杯狀,5裂;花瓣5,白色或帶淡紅色,開時向上反卷;雄蕊15-30,長短不一,花絲常3-5個連合成組;雌蕊1,子房圓形,柱頭頭狀。柑果近圓形或扁圓形,橫徑4-7cm,果皮薄而寬,容易剝離,囊瓣7-12,汁胞柔軟多汁。種子卵圓形,白色,一端尖,數(shù)粒至數(shù)十?;驘o?;ㄆ?-4月,果期10-12月。

    功效分類:止痛藥;行氣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