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庇護所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家庭暴力庇護所 -簡介

    重慶市設立首個“家庭暴力庇護所”,讓受到家庭暴力的人能在這里找到一個避風的港灣,以治療心理的創(chuàng)傷,不過開業(yè)已15個月只有一名女性入住過。

    庇護所環(huán)境

    寬敞明亮的房間、素雅溫馨的窗簾、干凈整潔的被褥、桌幾上擺放整齊的一次性毛巾、柔軟舒適的沙發(fā)旁邊幾盆綠色植物……在陽光的照射下,使人舒心而愜意。這就是重慶市北碚區(qū)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的“家庭暴力庇護所”。

    2009年12月15日建成后至2011年3月,只入住過一個人。但是,這里的工作人員每天仍一如既往地對房間進行打掃、整理。

    首例入住

    2010年3月5日,北碚區(qū)婦聯(lián)信訪接待室走進一位40歲左右的婦女,還沒等開口說話,她就嚎啕大哭:“我的命怎么這么苦哇!”女子雙眼哭得紅腫,頭部、手臂上都有傷痕。待其冷靜下來,工作人員了解到,她叫吳蘭(化名),39歲,結婚已經10年了。吳蘭說,婚后不久,丈夫就經常因為家庭瑣事對她拳腳相加。而兒子6歲時因意外事故去世,更讓丈夫的性格變得怪異,常會無緣無故地扇她耳光,踢她的肚子。為了維持這個家庭,吳蘭一直默默承受。

    2010年春節(jié),吳蘭跟丈夫回永川老家過年,7天中竟被丈夫打了3次。丈夫還將她的頭按在水龍頭下沖冷水。吳蘭最終忍無可忍,聽說北碚有個“家庭暴力庇護所”后,前來尋求幫助。

    入住家暴庇護所調解離婚

    婦聯(lián)工作人員在了解了她的情況以后,立即和吳蘭所在的社區(qū)取得聯(lián)系,確認了她遭受家庭暴力的真實性?!八闆r確實比較嚴重,身心都遭受了巨大的創(chuàng)傷,”胡艷說,經審核,她符合入住條件。去年的三八婦女節(jié),吳蘭就是一個人在“家庭暴力庇護所”里度過的。北碚婦聯(lián)為吳蘭安排了心理咨詢師,進行心理疏導。并及時與男方所在的當地政府取得聯(lián)系,對其進行批評教育。同時對吳蘭實行法律援助。

    2010年3月9日,經過調解,吳蘭終于和丈夫辦理了離婚。隨后,吳蘭搬出了“家庭暴力庇護所”,開始了自己新的生活。

    靠“家暴庇護所”不是根本

    胡艷表示,“家庭暴力庇護所”入住的人少,一定程度反映了婦女維權意識的提高,“這也是家庭暴力事件呈明顯下降趨勢的一個重要原因”。但她也表示,在家庭暴力這個問題上應雙管齊下,既靠“家庭暴力庇護所”作為最后保障,更重要的是做好預防,教會家庭成員間有效溝通情感,增強法律意識,這才是治本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