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瓦貓 - 簡介
在云南西部地區(qū)有一種民俗,村民會在居所正中上方房頂安置“瓦貓”。瓦貓用陶土制作,造型為張著大口的貓,這貓已不是平時所見的貓,而是用夸張手法塑造的面目猙獰而又可愛的神怪。
瓦貓,云南特有的用于強宅氣、鎮(zhèn)鬼神的納福辟邪之物,一般用陶土制作,成形后上釉燒制而成。
云南民間建新房時一般會將瓦貓安放在正房屋脊的正中間,背對院落,面向遠方,凝視蒼穹,有避邪納福、鎮(zhèn)宅之用。
今天仍廣泛流傳于昆明市及附近州縣地區(qū),是一種重要而獨特的民俗。
瓦貓 - 傳統(tǒng)形象
瓦貓,又名“鎮(zhèn)脊虎”,是夸張手法塑造的面目猙獰而又可愛的神怪,原義是能食鬼的老虎,其腦門或天靈蓋處有“王”字,前足執(zhí)圓盤八卦,八卦中央有陰陽太極。
瓦貓的秦漢時它被雕刻在門神的桃板上,等著吞吃惡鬼。隋唐時期,瓦貓被“調(diào)升”到屋脊上獨當一面。瓦貓口尾相通,有吸財之意,而其兇惡的面相則可驅(qū)鬼辟邪,消災(zāi)免禍。云南民間一般在建新房的時候?qū)⑼哓埌卜旁谡课菁沟恼虚g,背對院落,面向遠方,凝視蒼穹,有避邪納福、鎮(zhèn)宅之用。
瓦貓現(xiàn)在仍廣泛流傳于云南昆明、呈貢、玉溪、曲靖、楚雄、大理、文山等地,成為一種獨特的民俗。但因地區(qū)不同,瓦貓的形象亦大有區(qū)別:呈貢瓦貓象天真的孩子;玉溪瓦貓象留須的巫師;鶴慶瓦貓造型極度夸張;曲靖瓦貓將八卦夾在前腿……
瓦貓 - 文化功能
瓦貓的主要文化功能是鎮(zhèn)邪求吉,扶正民宅的風水。
云南民間對瓦貓的神秘作用深信不疑,若村內(nèi)某家接連失火兩次以上,即認為是沒有瓦貓所致,須急請人做個瓦貓來安在屋頂,以求免災(zāi);某家大門正對著別人家的屋角房脊,認為有邪穢侵入,須在自家門頭安個瓦貓,以示吃掉這家屋角;某家大門向著田野,也認為野鬼游魂會隨時竄入,必須在門楣或脊瓦上安放瓦貓,使之面向田野,以強宅氣,鎮(zhèn)住鬼魅。
安放瓦貓要舉行“開光”祭祀儀式。一般在農(nóng)歷二月或八月,擇雙數(shù)吉日,請端公來主持。屆時,端公捉來一只紅雄雞,先念一陣有針對性的消災(zāi)、吉利、鎮(zhèn)邪驅(qū)鬼、發(fā)財之類咒語后,隨即用嘴咬破雞冠,將血滴在瓦貓的眼、鼻、口、耳、身上等處(如能請到制作這個瓦貓的工匠來滴第一滴血的話,瓦貓將更能顯靈),并在瓦貓嘴里放入五子(松子、瓜子、高粱、棗子、根子);同時燒祭黃紙,然后再念一陣咒語,由端公親手將雞宰殺,放入鍋內(nèi)煮至半熟后取出,直立放于盆中,使雞頭仰視天空,端公遂點香祭之。最后,在全家人摸過瓦貓進行完“祈福儀式”后,端公踏梯上屋頂,把瓦貓安在脊瓦上。
凡安置了瓦貓的人家,逢陰歷初一、十五,都要點香祭供,香爐置地的方位,要正對瓦貓所視的方向。瓦貓是該戶人家的鎮(zhèn)房之寶,不可輕視,更不能褻瀆。
瓦貓 - 制作工藝
瓦貓的工藝其實并不復(fù)雜,但要耗時間和嚴格把握燒制的火候。
首先是要漚泥,把碾細過篩以后的陶土用水浸泡,再放到泥塘里,早些時候是用牛踩,現(xiàn)在是用擠壓機擠。出泥以后要放在陰涼的地方用塑料布包好,在成形前還要用手把擠好的泥再搓揉一遍,才能進行下道工序成形。成形主要靠工匠的功底,具體工具就是幾根戳貓眼用的細鐵管和幾把牛角刀。成形用的蘸釉,這道工序多數(shù)是根據(jù)需要來定。有的要蘸淺釉,顯得通透;有時候要蘸深,顯得厚重。有時候蘸普通釉,有時蘸冰花釉;有時候蘸點蘸,有時候蘸全釉。冰花釉火候掌握得好的話燒出的東西是最華麗的。最后就是用陶缽罩住入窯燒制。
在制陶人中有句話:要問東西好不好,就看火候咋個搞??刂聘G內(nèi)溫度是成品率高低,釉色好不好看的關(guān)鍵。溫度低,燒出來的東西呈啞光狀,一般在1000℃以上的窯溫燒出來的東西較為亮麗。所以任你再“把子”的陶匠也不敢說他燒的東西窯窯成個個好,當中多少有些運氣成份,要出窯以后方知成與不成,好與不好。這就是土陶品比較吸引人的地方。
瓦貓 - 藝術(shù)收藏
“瓦貓”是云南西部一種獨特的民俗和文化現(xiàn)象。隨著旅游業(yè)的興起,瓦貓因其獨特的造型引起了城里很多人的注意,特別是藝術(shù)家們非常欣賞,有的藝術(shù)家甚至以瓦貓為題材進行創(chuàng)作,當然,他們的作品有很多變異和發(fā)展,成為一種藝術(sh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