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拼音:níng bō huà
簡介
寧波話屬于吳語太湖片(北吳)甬江小片,分布在寧波市六區(qū)、奉化、象山、寧海(岔路及其以南除外)、余姚南部、慈溪東部,舟山群島,使用人口約500萬。諸土語十分接近,內部一致性很高。 余姚大部和慈溪西部屬于吳語太湖片(北吳)臨紹小片。參見“吳語區(qū)”、“浙江方言”)
吳語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地區(qū),行政區(qū)劃上基本屬于江浙(包括上海)兩省,語言學上稱為“吳語”,是因為吳語是從古代的吳郡、吳興郡、會稽郡等“三吳”(郡治分別在今蘇州、湖州、紹興)地區(qū)為中心的太湖流域、寧紹平原發(fā)展起來的。習慣上俗稱“江南話”、“江浙話”。 吳語是漢語歷史最為悠久的方言,其祖語可以追溯到2600年前的春秋時期的吳越兩國上層人士習用的漢語方言?,F(xiàn)代的吳語,仍然保存著一些在多數(shù)現(xiàn)代漢語方言中已經消失的古漢語特點,其中最主要的特點就是保持了濁音和清音聲母的分別,所謂“濁音”,濁音的發(fā)音需要振動聲帶,比如英語中的b、d、g、z都是和吳語一樣的濁音,普通話的b、d、g、z則是清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