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釋義]
(名)〈書〉過失,不對。
[構(gòu)成]
偏正式:不〔韙
[例句]
冒天下之大不韙。(作賓語)
1.[書] (過失; 不對) fault; error
(1).不是;過錯。《左傳·隱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親親,不徵辭,不察有罪:犯五不韙以伐人,其喪師也,不亦宜乎?”《魏書·蕭寶夤傳》:“皇朝綿基累葉,恩均四海,自北徂南,要荒仰澤,能言革化,無思不韙。” 清 吳趼人 《俏皮話·銅訟》:“然而世風(fēng)不古,往往有功於人世者,反冒不韙之名;其有令譽者,皆粉飾升平、徒有其表之輩耳?!?黃人 《<錢牧齋文鈔>序》:“然亦因其不幸而重犯不韙,又不得志,其文乃雄奇變化,隨其一生之歷史而自為風(fēng)氣,領(lǐng)袖兩朝,要無愧色?!?br>(2).不善。《文選·張衡<東京賦>》:“京室密清,罔有不韙?!?薛綜 注:“韙,善也。謂無復(fù)疫癘,皆得安善也?!?br>(3).即不若,傳說中害人之怪物。